滴滴拿小蓝单车准入牌照,却不管债务?法律限制将判协议无效


 小蓝单车死了吗?在我们这些普通用户的眼里,它的确已经死了,如今的市场上,俨然已经是摩拜、ofo、哈罗单车三分天下的局面,中小玩家面对市场份额的日益缩减,运营成本的不断提高,只有“退出”这一条路可走。但随着1月9日滴滴托管小蓝单车的消息传出,已经躺在死亡边缘的小蓝单车似乎又被扶了起来。

1.jpg

经过查询,小蓝单车的的所属公司或运营主体的工商登记如今尚未注销,也没有开启破产程序,也就是说,法律意义上小蓝单车仍在奄奄一息的挣扎。通过其余滴滴之间的“托管”合作可以得知,目前小蓝单车的业务已经移交托管给滴滴出行,用户可通过滴滴出行APP继续使用小蓝单车。至于备受关注的押金,滴滴则为用户提供了备选方案,用户可以将小蓝的押金转换为滴滴的单车券或出行券,若用户执意要拿回押金,小蓝单车仍将努力寻求解决办法。可以说,滴滴的“托管”为小蓝续了一口气,但这口气似乎并不足以令小蓝单车再次站起来。

2.jpg

众所周知,小蓝之所以倒下,主要原因就是用户押金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共享单车行业内的每个品牌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争议,就连摩拜和ofo都不能避免。但是即便是挪用用户押金现在已经成为了共享单车市场中的“明规则”,也没有哪家像小蓝一样直言不讳的说出来并且承认的。共享单车到底收取了多少押金、有没有挪用,只有共享单车企业内的“个别人”能够准确掌握,除此之外,不论是用户、公众亦或监管部门,都无法进行确切的判断。而小蓝单车的“个别人”就明目张胆地承认了挪用,在2017年2月的一次媒体访谈中,时任小蓝单车副总裁胡宇沸就曾表示,用户押金一部分用于退还用户,另一部分进入到了运营资金。

3.jpg

这让已经对外声明对用户押金进行资金托管的小蓝,一下子陷入到了涉嫌欺骗用户的漩涡,直至小蓝单车真的不能退还用户押金时,这一假设也进一步坐实。如今滴滴“托管”小蓝,虽然拿走了车辆与用户,但小蓝的债务却丝毫没有变动。根据双方协议,小蓝单车的品牌、押金和欠款等各项事务仍归属于小蓝公司,滴滴出行并无退还小蓝单车用户押金、特权卡和充值余额的责任和义务。而由于小蓝单车可能已经资不抵债,虽尚未申请破产,但已符合破产条件,其财产处置行为受到相关法律的约束,如果小蓝单车拒不退还用户押金或难以支付供应商货款,在多方利益遭到侵害的情况下,小蓝与滴滴之间的协议很有可能被撤销。

如果双方协议因为违法而撤销,那么滴滴这次“捡便宜”的好事就变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小蓝的起死回生也变成了“痴心妄想”。所以说,企业经营还是要讲原则、合法规,钻空子、打擦边球只会令企业最终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