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阴影“别人家的孩子”,但我想说的是“别人家的妈”


 
  作为晋级托管的老师,我也是和“别人家的孩子”比着长大的,等我从事了教育方面的工作,再也没有人和我说“别人家的孩子”了,但是却被“别人家的妈”打败了。
 
  佳佳是我们班的小机灵鬼,他妈妈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每次和她说起佳佳,我们总有聊不完的话题。
 
  有一次,佳佳妈妈跟我说了一件他们家长群里的事,我听后大为佩服!
 
  上个星期,家长群里爆出一组照片,是婷婷妈妈这么多年来和婷婷在日记本上的聊天记录,上面有母女俩的日常琐事,今天在学校(工作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等等。
 
  她会写,今天妈妈上班的时候碰到了在路上行乞的老爷爷,妈妈把零钱给老爷爷的时候,想到了你曾经问我的一句话,现在妈妈把答案告诉你,妈妈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说你可以取得一个非常好的成绩来作为妈妈炫耀的资本,而是想让你多一些选择的机会。
 
  她还会写,今天在某某路吃到了非常好吃的蛋糕,也给你买了一个放在冰箱里了。
 
  你说同样是职场妈妈,人家不管是出差还是加班到很晚,都坚持和女儿写日记,一写就是这么些年,我怎么做不到呢?顶多是给姑娘留个便条。完全没有说为了和孩子多交流做出什么努力,跟人家妈妈一比,简直秒成渣!
 
  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会带给我们压力,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孩了,“别人家的妈妈”又给我们带来了压力。你说,我们这一代怎么都在这种别人家的压力下生活呢?
 
  曾经在某知名博主的博客上看到这句话,说的是,你不敢不成功,今天的成功就是为了孩子以后可以不成功!
 
  所以,当你看到或听到,谁谁的妈妈陪孩子一起上钢琴课,谁谁的妈妈带孩子一起去环球旅行,谁谁的妈妈和孩子一起上厨艺课,给孩子做爱心早餐时,你会感到深深的挫败,怎么别人家的妈妈就这么厉害呢?
  姐姐今天来找我帮忙,原因是孩子学校给孩子布置了一个手工作业,做一个灯笼,要求要漂亮、好看,因为这是要拿到市里参展的。姐姐是个手工癌,所以,小侄女每次有什么手工作业都是我帮她完成的,这次也不例外。
 
  刚和我说完老师的要求,姐姐就抱怨开了。现在孩子的作业哪里是布置给孩子的呀,完全是给家长的,就像上次,老师要求家长做一个关于唐诗三百首的ppt,要求有诗词,有配图,还有有背景音乐和解析。虽说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但像我这种电脑小白,这不是要命吗?
 
  不过,你说也是,怎么班上别人家的妈妈怎么就那么厉害,会做ppt,能帮忙策划学校的各种活动,能画得一手的黑板报。
 
  其实,家长之间的差距,本质上就是孩子之间的差距。在别人家的妈妈和孩子一起上培训班,一起出国游,或者是在工作之余进修的时候,你因为懒,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翻白眼,还是懒)放弃了为孩子全力以赴的机会。
 
  既然,你自己做不到,那么就找个能带着孩子一起进步的地方吧!
 
  晋级教育好习惯特训营,从孩子的性格、习惯、行为等一系列的训练,改掉坏习惯,养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独立自强、团结协作、吃苦耐劳、作息规律、感恩知报、节约惜时、交流顺畅、举止得体、玩乐有度等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