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中篇小说连载,七)


 前言

这是作者写于2006年的一篇中篇小说,未正式出版,但却被各类自媒体广泛转载,以致“扎堆”一词渐成热词。最近,作者对这篇小说从叙事风格到情节架构作了较大修改,并已在作者的公号“阿六原创平台”(微信号:laopan53llm)再次公发。该小说在网易博客首发时,曾有好事者自相对号并向有司举报,造成作者的该博客长期被黑。今再次重申:小说源自生活,却高于生活,所涉及人物、情节以及相关细节描述,均与现实中的豪富权贵无关!

欲看更多作者最新的原创小说作品,请加上述微信号。

 

扎堆(中篇小说连载,七)

/潘国尧  

        七

一般说来,电视台的女主持属于女人中的极品,长相靓丽,工作体面,知识修养也不赖,当然其身体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县城的小电视台如此,省城的电视台亦如此,甚至这个世界上资产规模混成最大的某国家电视台也如此。前段时间,这个国家把一个正国级的大老虎贪官给刨了出来,在这个巨贪被刨出来之前,先后有好几个颇有姿色的女主持人被纪委抓了去,还有几个不知道因何故又给放了出来,还有一个甚至给放跑到了境外,那家伙一不做二不休,竟然把自己与正国级大老虎的那些破事给整成了书在境外发行,一时间东南亚一带“洛阳纸贵”。后来又有另一个上过正国级大老虎床的不要脸的女主持人还透露说,这个电视台90%的女主持人都被某级别以上的领导给睡过,剩下的那些被幸免的10%主要是因为长得实在没法看。

所以民间把这个世界上最大电视台形容成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官方窑子,我觉得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好在当朝老大还是比较有担当的,把那些蠹虫一个个给抠了出来,要不这窑子的官方生意还是会越做越大的。

所以说一个男人要征服电视台美女主持这样的女人,就必须先征服世界!至少是要征服自己身边的那个小世界——对于这一点,贵为善溪县首富的董老板自是心知肚明。

那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董秋生董老板是如何先征服善溪这个身边的世界的。因为只有当我们清楚了他征服身边这个世界的基本轨迹后,我们才能明白之后他征服一个女人,——哪怕是征服身边这个小世界中的极品女人——是多么简单的事!

一般在当地有点规模有点影响的老板身边都不缺少那种笔法堪称华丽的笔秆子,他们往往能把一个普通的男人或者女人给忽悠到神坛上供起来——历史上这样的文人也是很多的,所以中国的正史和野史记述的史实往往走两个极端,结合得比较好的,能把真实留给后世的大概也就司马迁等少数几个有良知的史家。所以一般人要了解一个老板的生平事迹是并不难的,那种事迹一般都做成了精致的厚厚的书,每本书的扉页上都有如雷贯耳的大人物题词,还有一个堪称豪华的编委会,有几幅可能经过电脑特殊处理过的老板与顶级领导人握手的照片……

所以我们可以轻而容易举地从这些书籍中勾勒出董大老板的发迹记。

董秋生最早是做鞋垫的,后来嫌鞋垫来钱慢,就开始折腾鞋垫面料,就是屠宰场那种血水里捞出来的动物毛发,晒干了压一压就都成了羊毛毡。后来倒腾羊毛毡赚了很大一笔钱——按照笔秆子们惯用的词句叫挖到了第一桶金,之后就把县城里老早就该倒闭的国营肉联厂买了下来。再后来他就做火腿肠,就是把那种不管什么肉都弄到机器里搅拌搅拌,掺和一些玉米粉地瓜粉进去做成的东西。再后来在县里和省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董秋生董老板在他的家乡,也就是二大爷们祖辈生活着的羊角湾河滩上圈了5000荒地养牛羊,并且扩大肉联厂屠宰车间和制革车间的规模。二大爷家的那几十亩上好的贡田就是当时被圈到这片荒地里的,羊角湾村好多人家都是董老板的产业链向上端延伸时丢了祖辈传下来的那些活命地的。作为补偿,村里和乡里把董氏集团买地的钱转手给了羊角湾村以及边上几个村的村民,这些钱本来就不多,转手后就所剩无几了,到现在,那些活命钱几乎都被花了个精光。现在羊角湾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到外地去打工,好看点干活麻利点的姑娘媳妇则都在董秋生的链条里上班……表面上看,丢了地的羊角湾村民在生计上似乎还没近忧。

美丽的羊角湾曾经是方圆几百里内最大的一个淡水湖,湖边的良田历史上曾经出产皇帝老儿要食饥的贡米,湖里的鱼虾也是使羊角湾声名远播的天胗,著名的百鱼宴就是羊角湾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的结晶——这个词句在董老板县城笔秆子们给他划策的传记里还有描述。但显然现在是吃不到百鱼宴了,不要说在羊角湾湖里找一百种不同的鱼,现在是连一种都找不到了,就是那种在水稻田里也能活命的螺蛳都找不到了。

董老板从各地收购来的猪啊羊啊全集中到了羊角湾四周那些终日喷着浓烟的屠宰厂房里,这些人间烟火在把猪们羊们的精华变成了火腿肠的同时,也把它们著名的下水系列里产生的废物留在了羊角湾曾经洁净的湖水里,曾经清新的空气中。更要命的是,董老板的产业链还在往上走,那些血淋淋的毛皮经过羊角湾湖水的浸泡、洗刷,最后制作成皮革出口到国外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宝贵的外汇为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了榜样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就是那些专事添腚的笔秆子们为董秋生立传时总结的最有分量的带有官方认可痕迹的评价。

然而羊角湾,这个二大爷们喝着她清澈的湖水长大的羊角湾却彻底地遭灾了,现在只要是到过羊角湾的人们,记忆最深刻的就是空气中弥漫着的那股焦糊的牛羊骚味,这股气味在临近羊角湾还有十几里地时就闻得到了;然后就是那一湖稠黑油亮的臭水……所以说现在羊角湾村的家家户户曾经不可或缺的鱼叉是很难找得到了——还要那劳什子干什么用呢?除非是用在划策上述这样的案子时……

远近闻名的董秋生董老板靠着曾经美丽的羊角湾把产业越做越大,羊角湾边冒黑烟白烟的厂房是越来越多,他的朋友圈子也不断地扩大,政府里的银行里的……也就是这些天来羊角湾扎堆的这些朋友们。当然,扎堆在这个大老板身边的不仅是朋友,现如今朋友大都是跟着钱转的,然后钱也就跟着朋友转,这也有点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朋友在公转,钱在自转……董老板就这样在公转和自转的定律中驶向一个最后连他自己都无法控制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