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品牌


这,就是品牌!

 
岳新力/文
 
最近到处都在拆沿街小商铺,旁晚散步,看不到往日的热闹了。
遇见街道一旁,本省一家知名的炒货品牌连锁店,卖的确实是很有质量的好东西,口碑不错,常有朋友提到它,指明了去买。
今日今时,想起的不是这些,是令我记忆深刻的一次买煎饼果子的经历,与这家店有关系,但不是买这家的。
而是,街道对面,路边摊位的自行三轮车上的煎饼果子,只剩下最后一个了~~是给我做的。但是,又来了一位领着个五六岁小姑娘的青年男士,小姑娘非要吃煎饼果子,转了一圈了,不想吃其它早饭,知道没有了,还是不肯离去。
我示意青年男士,对面炒货店也正在卖啊!
那男士,侧转过身,定睛看了一眼对面炒货店忙碌的煎饼果子窗口,又回过头,说了句:
“对面肯定不好吃!不专业!小姑娘小伙子成天换,不固定。今天你做,明天他做的。”
嗯?!这种说法,有,不多见吧。可是,人家就是只看了一眼,就知道:不专业啦!他的根据是什么呢?
表面。
事物的价值根本,都在表面上显示。不在表面上,还能在什么面上呢?
是的,就在表面上:穿着统一制服的店员,有档次的门面装修,还有整洁宽敞的场地,等等。但,这却不是专业的认知,反而是时下不专业的证明~~只是形象和包装。
煎饼果子,专业的做法在认知里是:中年以上的年龄,看上去最好是带着点“妈妈味”的家务相,重要的根本是在此基础上煎饼果子及制作过程都呈现出来的~~“馋人的”色、香、味、形。
具体到每个摊位或每个煎饼果子的专业性特征,你可能不容易用语言表述,因为普通百姓过日子,没有人闲着没事去总结它的。
但,它却是直觉的~~瞄一眼,就知道。因为,你的本能直觉在陪你从小长大的经历中,一直都没有闲着。
 
猪蹄、凤爪,也是这样的。大超市里买来的总是不够味,要么不够烂,要么太咸了。
大人吃,无所谓,反正去趟超市,一次采购了,方便,也省事。
给很小的小孩子吃,幼儿,不行。他自己咬不烂~~就不能自己拿着啃。除非你买回来再加热,煮一下,至于火候,你当然得懂,那才行。
所以,拆迁了,还想念他们和他们的:大铁桶,掀开盖子的味道,知道该切碎还是不切碎,以及其它~~都是根据你家的食用习惯,提供的便利和建议,当然还少不了关心和问候。
这,不只是服务,它还是价值的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