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母“犹豫不决”之后临近朝鲜 其用意何在?


  转自:《新财迷》微信公众号

      前不久,太平洋总部司令哈里斯称卡尔·文森号将从新加坡直接开赴朝鲜半岛,对朝鲜施加军事压力。结果,无论是五角大楼还是白宫不但未作澄清还添油加醋,最终的结果是卡尔·文森号航母根本没到朝鲜半岛,而是在澳大利亚附近与澳军军演。国际舆论感叹,特朗普忽悠了全世界!甚至,连美国国会都看不下去了,要特朗普澄清其对朝政策。

  然而,当大家都认为特朗普忽悠人的时候,美国突然又下令让卡尔·文森号航母开赴日本海。这次宣布消息的不是美国太平洋总部司令,而是美国副总统彭斯。

  近段时间,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比较多,第一次“习特会”进行期间,美国导弹突袭叙利亚,接着是扑朔迷离的美国航母直接开赴朝鲜近海,直到这一次美国副总统宣布卡尔.文森号航母开赴日本海,有些让人眼花缭乱。

  笔者认为,美国航母之所以在经过一番“犹豫不决”之后开赴日本海,其用意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确认美国在中东方向的政策以后,进一步确认其在亚太方向的政策。

  从特朗普在“习特会”期间对叙利亚进行导弹袭击的军事行动上来看,美国对叙利亚的政策已经由过去的非战争手段推翻巴沙尔政权转变为采取军事手段(包括促使盟友采取军事手段)直接推翻巴沙尔政权。

  通过以武力的方式保护叙利亚反对派,在军事上同俄罗斯和叙利亚进行抗衡,以武力推翻叙利亚巴沙尔.阿萨德政权为筹码逼迫俄罗斯作出让步,从而以达到将俄罗斯重新拉到美国所主导的中东平台上去的目的。这就是特朗普在中东政策的主基调,这个政策一经确认,之后在较长时间内,美国及其盟友在中东方向的一系列行动,都将会围绕这个政策基调展开。

  对于特朗普而言,中东方向的政策主基调已经通过对叙利亚进行导弹突袭行动向全世界传递了出去,剩下的就是更为棘手的亚太方向的政策主基调的确认问题了。

  其次,声东击西,分散国际国内舆论火力。

  就在特朗普对叙利亚进行导弹突然袭击之后,深感被忽悠的普京,不仅作出了“美国是在侵略”以及“俄支持叙利亚,但不可能无条件支持”的表态,而且马上增加了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部署,并且果断地切断了同美国的国防热线,真是说到做到,态度很坚决果断。美俄关系面临着决裂的风险,作为拥有核大棒的俄罗斯,其军事实力自不用多说,普京的这一回应举动,自然也给特朗普带来了压力。

  不仅如此,国际舆论的火力将聚焦点放在美国是在叙利亚化武事件没有得到确认的情况下随心所欲地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

  不妨回顾一下历史。就在十年以前,美国宣称萨达姆拥有“大杀伤力的生化武器”,因而决定推翻萨达姆政权,直接武力解决萨达姆。早在2007年的元旦到来之前,萨达姆就已经被美国绞死了,至今,已经过了好多年,却依然没有发现并确认“大杀伤力的生化武器”的存在。有前车之鉴,只要美国有强烈的意愿,只要美国觉得条件具备,美国想动武就动武,不用管它什么事实证据之类的,不用管它什么国际法规定。

  当下,联合国安理会就美国武力打击叙利亚事件展开了讨论,对美国在叙利亚化学武器没有确切的调查结果之前就对叙利亚进行导弹袭击的作法倍加指责,而且有关国家已经提出了对于叙利亚化学武器事件进行深入调查。

  为此,美国也承担了来自国际和国内不少的舆论压力,尽管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尽力辩解,依然推脱不了以叙利亚化武事件为名行随心所欲的军事打击之实的嫌疑。对此,美国娴熟地运用起了老一套,声东击西,挑起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来转移人们对叙利亚事件的聚焦视线,从而分散美国所面临的来自国际与美国国内的舆论火力。

  最后,在朝鲜虚晃一枪,试探中俄朝的反映和底线。

  朝鲜不同于叙利亚一个最大的方面就在于,朝鲜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而叙利亚不是。朝鲜拥有的核武器,决定了一旦朝鲜真的爆发战争,不仅美国驻东亚的军事基地以及航母编队可能会遭到朝鲜核弹的攻击,更可怕的是,美国本土很可能成为朝鲜潜艇所携带的核弹攻击的目标,这对于美国来说是很难接受的现实威胁。

  事实上,在叙利亚遭受美国导弹袭击后,朝鲜立即发表声明,朝鲜不是叙利亚,一定会与美国对抗到底。

  美国不可能同时承担起中东和东北亚两场战争的代价,对此,他们选择了在叙利亚“打了就跑”,而在朝鲜近海则是“虚晃一枪”,意图在于试探中国、俄罗斯与朝鲜的直接反映与底线,便于决定自身下一步的策略与行动。

  作者:李勇(中兴汇金高级研究员)

   本文原创发表于4月27日《新财迷》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