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财务看业务趋势,财务对经营决策的支持与改善
某快消集团合并收入、利润,暂未考虑其他因素,数据如下:
年度 |
合并收入(亿元) |
合并利润(亿元) |
其中:投资收益(亿元) |
2010 |
3.3 |
-0.20 |
0.11 |
2011 |
3.0 |
-0.06 |
0.09 |
2012 |
2.8 |
-0.07 |
0.12 |
2013 |
2.6 |
0.04 |
0.15 |
2014.11 |
1.6 |
0.00 |
0.06 |
收入在持续下滑,意味着品牌与市场竞争力在减弱;
营利能力在逐年改善,嘉里合资公司的投资分红是关键。
财务建议1:财务按月度或季度编制合并报表,需要以整体视角看报表,改变按公司看报表的习惯。因为合并财务报表的数据更真实、全面的反映集团经营状况,剔除了内部关联交易等影响,有利于科学管理与决策。
基于合并报表数据,某快消集团再进行的盈亏平衡、杜邦分析、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等分析,特别是收益敏感性分析(销量、价格、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到底哪个对收益影响最敏感,难度系数再评估),有利于经营决策。如2015年集团公司的销售与管理费用率约8%,而2014年嘉里两项费用率约2%,即每销售100元,某快消集团被两项费用吃掉8元,而嘉里仅仅被两项费用吃掉2元。目前,某快消集团两项费用压缩空间有限,影响某快消集团效益的痛苦就是在于如何扩大营收,这就引出了某快消集团发展战略的短期、长期利益与风险如何平衡的问题!
二、某快消集团长期战略发展走向与企业价值的研判、对策
某快消集团变革的焦点,不在财务,也不在于生产、供应,突破的焦点与核心在于市场,形成4P营销合力。而在大买场中,竞争对手产品抢占了巨大的货架空间,某快消集团产品却被挤压在一个角落,自己员工去促销,都会受到竞争对手临时雇佣促销员的排挤,大受打击。这是某快消集团最大的痛点,也是促发我反思的原因。为此,我常常思考如下问题:
1、
2、
市场与营销上,产品线是否扩大到豆油等产品?销售地区是否由胶东扩大到山东其它等区域?各产品价格定位、营销策略、促销与激励方案如何相互匹配、落地?某快消集团品牌怎样才能老树发芽?
财务关注指标上,未来3-5年重点关注收入增长率,而不是利润指标。
结果预判:逐年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每年投入额应以千万计,资金来源于过去积累或子公司分红),换取市场份额提升。只有让竞争对手感知了某快消集团的伶牙俐齿,某快消集团企业价值由4亿元提升到8亿元的可能,但需要投入数千万元的资金来换取市场份额的扩大。小额资金支撑杯水车薪,难以让竞争对手感觉到痛。
攻势之下,需要的不仅仅一名高级营销总监,更需要与某快消集团现状相匹配的营销思路与管控抓手。让快消行业的营销大师、品牌大师来诊断、策划,如市场分析、营销大纲、指标体系、营销计划与预案、管理工具、品牌策划等等。否则,区区一个营销总监加入某快消集团,势单力薄难有大作为,即使有几名得力干将。整个营销团队需要大师级营销高手来提点。
3、
市场与营销上,延续现有策略,找一个好的营销总监,每年保持2-3亿元销售规模,但需要保持每年7%销售增长率为宜。因为GDP增长率大概在7%,考虑国内人民币购买力在持续贬值,某快消集团要想保持市场影响力不变,每年销售增长率必须跑羸7%。
财务关注指标上,仍可以采取收入与利润两指标并重。
结果预判:短期看某快消集团每年仍然可以赚取一定利润,但某快消集团企业价值可能从4亿元减值到2亿元。市场影响力就是某快消集团企业价值的议价能力,只有让竞争对手怕,才能赢得尊敬、关注!因此,重视年度营销收入的增长率,就是重视某快消集团企业的未来市场价值。同样是3亿元的销售规模,放在5年后的市场影响力一定是在减弱的。
在这种情形下,某快消集团尽早转让也许会比5年后转让,企业价值会更大些?新三板挂牌是否会比不挂牌,获得更高的收益呢?
4、
某快消集团在眼前利润、未来价值上如何平衡、决策!利润?价值?利润?价值?利润?价值?重要的事情说三次!如果要长期经营某快消集团集团,建议采取攻势的,思路概述如下:
首先,外聘快消行业营销大师进行营销病症诊断、营销策略与方案策划(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品牌)、人力与财力的资源配置计划;
其次,召开年度股东会,说明未来3-5年营销投入并表决通过,保市场无利润不分红,妥否?打好预防针。
最后,营销大师把脉,来寻找基因匹配的营销总监、市场总监,辅之以团队建设、激励计划,全力争夺市场份额。让竞争对手感觉到自身的痛点,也就是某快消集团企业价值提升之时!也许,这是超越现有竞争对手营销能力的必经之路。
5、
中国经济会持续低迷几年,竞争对手死亡极有可能发生,以并购方式快速做大规模,不失为攻势举措之一,需早谋划、关注、锁定并购目标。
上述5个思考中,思考1、2、3、4是战略问题,思考5是具体的现实问题。战略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体问题则是需要调查和分析后才能下结论,再制定策略来实现。针对思考1-4,思考1是依附于思考4,某快消集团是要短期利润还是长期企业价值,进而决定营销攻势或守势?而思考2、3则是两种不同战略的业务、财务推演、结果预判。攻势有投入大产出小的风险,但守势没有投入或少投入,企业价值减值在所难免。两个风险取舍需要公司权衡、平衡、过程中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