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益峰
隋唐时期,风水理论极为盛行。经过郭璞等魏晋堪舆名师的推动,唐代风水大师倍出,如杨萧吉、丘延翰、杨筠松等一批堪舆鼻祖。现在民间风水中重要的派别“峦头派”,便是杨筠松所创。
隋唐时期人们对祖坟的风水特别看重,挖祖坟、破风水,是最厉害的惩罚手段。唐僖宗李儇[xuān]便曾大动干戈,泄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的王气。
黄巢在公元881年攻下了唐都长安,建大齐国,改国号“金统”。中和三年(883年),有相地者密报,在金州牛山附近有人发现了黄巢谷、金桶水,此为黄巢的发迹宝地。若破黄巢王气,当掘此山,即所谓“掘破牛山,则此贼(黄巢)自败散”一说。
当时御史大夫崔尧封与当地官员商议,点了几个县的青壮男子,万把人在牛山挖了一个多月,才将牛山的“黄巢谷”毁坏。当时出土了一个石桶,桶内有黄妖兽,桶上有一把三尺长的剑,黄妖兽见到此剑后,倒地而毙,不久黄巢兵败自杀。皇帝李儇因此给有功的崔尧封加官进爵。
这个故事传说成分较大,但是自古风水吉凶确实,有名字外因吉凶一说,将军最怕犯地名,比如明代选择十三陵作为皇陵,因为皇帝姓朱,与猪谐音,选定昌平县的黄土山,除了地理形势好之外,山前有座康家坟的村子,西边有个橡子岭山,东面的河套叫做干水河,加上黄土山的风水,朱棣亲往勘察,认为猪到了这里,有糠(康)、橡子吃,还有泔(干)水渴,是朱家万世发展的吉地,遂被认定为陵址,后明朝朱家基业传十余代不灭,实属难得,二百余年。
作者:陈益峰(风水五行学传人),丁酉(2017)年正月初六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