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精神之解析
胡占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无论中华文化还是外国文化都有贵族精神这个思想的一席之地。
当下中国富裕起来的一些人纷纷到欧洲去寻找贵族精神、培养贵族习惯,其实大可不必,弄不好还落得邯郸学步。其实中国历史上就有贵族精神文化传承,这是一种介于帝王思想与平民思想之间,既不同于即使颠沛流离也要入世经世济民的儒家,也不同于清净脱俗的道家释家,而是衣食无忧并守望良知、知识、财富并有自我价值实现取向的一小撮。比如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君子。
因此说是否守望良知、知识、财富是鉴别是否具有贵族精神、贵族气质的一个标准,再简单一点说就是是否守望财富的君子,中国关于君子的文化源远流长,清净脱俗之士、舍生取义之士确实有时对财富不屑一顾,然而从唯物主义角度看,守望财富的君子应当是社会的积极的前进的重要力量,从这个意义讲衣食无忧的人有一些贵族精神、贵族气质并非是坏事,这无关人人平等原则,即是说人人平等但不可能人人住进中南海、白宫、克里姆林宫等等是一样的。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有良知知识文化财富传承的名门望族、世家就是贵族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