蝜蝂后传
张运毅
柳宗元笔下有蝜蝂者,其虫虽小,但“行遇物,輒持取”。背的东西虽愈来愈重,但即使累得要命,仍不停的取物于背上。其背又涩,再多东西亦不会滑落,以至于跌倒爬不起来。有人可怜它,将其负重取下来,但它只要能爬,仍会将所遇之物拣于背上向高处爬,直到气力用尽,摔死地上为止。
有道是泱泱世界气象万千,时代变幻物种进化,不知何年何月?又用何法?柳公笔下之蝜蝂, 竟与大虫杂交,生一怪物。其面如鼠,其体如虎,头尖嘴阔,手长爪利,能隐善变。可惜有尾难掩,须以臀夹之。其性则蝜蝂与虎狼兼而有之。每遇他物涎三尺,遇异性则寝食难。也不知何朝何代何人,为其取名曰“蝜虎”。
有蝜虎小者,充于市,或遇物辄取“以厚其室”,或以假冒伪劣以害民。民多恨之;有蝜虎中者,则深谙利欲色诱之道。常以厚金、美雉馈赠,以俘他人,又借他手攫公物一夜暴富,为富不仁。民多愤之。
蝜虎中有成精者,竟扮人形,妆人容,著人衣,堂堂然正人君子般混迹于庙堂之中,凛凛者冠冕堂皇样面对黎民。或以阿谀奉承欺上,或以强蛮霸道示下,投机钻营无所不用其极。它们或凭借公权靠经营特许资源牟取暴利;或与经商者结成朋党圈子,于勾肩搭背中大搞利益输送;或与不法商人狼狈为奸,各取所需;或利用审批权“移花接木”、通过侵吞国有资财中饱私囊。
然更有甚者,有的蝜虎,因掌升迁之权,便做起贩“乌纱”、卖“蟒袍”勾当。凡有意权位者,须以厚物奉之,物薄者则索。天下狗苟蝇营者闻之,无不或输重金以“晋其面”“厚其室”,或送锦衣玉女以“逗起乐”、“足其欲”。也有的蝜虎,掌仓廪之位后,更是“官仓”之侧再建“私廪”,创“一家两制”之术。窃公物填“私廪”如探囊取物;踞公位图己利,实蟊贼硕鼠。更有大蝜虎者,不屑于“挖墙角”、“蛀梁柱”之小伎小俩,竟拉帮搭伙、结党营私,居庙堂之上则扰其君,处江湖之中则害其民。更妄图窃庙堂于私室,窃天下为己有。
虽庙堂规矩昭昭在目,纵戒律条条铿然有闻,更有警钟在耳,振聋发聩,然因其本性,“唯利欲为命”、“以贪婪为常”,哪懂得“夹紧尾巴”之理。终一日,得意忘形,尾大不隐,露蝜虎真容。天下愤,雷公怒,遂以千钧霹雳击之。蝜虎者,粉身碎骨,遗臭万年,万劫不复矣!
唐柳宗元当年作《蝜蝂传》,笔锋犀利,入木三分,刻划精细,生动诙谐,议论鞭策、犹如洪钟,刺贪刺虐,宛如利剑。在对蝜蝂丑陋可笑的形象辛辣讽刺后,曾说:现在那些贪得无厌的人,遇到财产就攫取“以厚其室”,根本不知道是在惹祸,以至于受处分、遭处罚。但即使这样,一旦东山再起,还是不引以为戒。仍“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贪取滋甚,以近於危墜。”由此,他叹道:这样人虽形体高大,其智力如同小虫一般,“观前之死亡不知戒”,真够可悲的呀!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1200余载过去。近读柳公《蝜蝂传》,仍感有警钟响于耳畔。然如门锁“只挡君子不挡小人”一般,对蝜蝂“不见棺材不落泪”者,纵使警钟长鸣,也难遏其贪婪恶行。观今世贪腐污吏,其贪婪、其手段,皆非远古蝜蝂所比。其恶行、其危害,也令柳公笔下的蝜蝂不敢望其项背。倘若柳公在世,面对他们的丑陋行径,不知又作何感想?
吾观当代之蝜虎,实属离经叛道之辈。他们或许在草根阶层时有拳拳誓言、勤奋之行。怎奈一旦官袍加身,便背叛了信仰与初衷,一股脑儿的钻进孔方中,与利欲的魔女狂欢作乐,不知自遏更不能自拔。在他们的心目中,早已忘了“我是谁?”“来自谁?”,更丢弃了言之凿凿的“为了谁”。所想的只有自己的私利、私欲,所做的也只有毫无止境的贪婪。“上帝让谁死亡,必先使其疯狂。”今日诸蝜虎被押上历史的审判台,可谓是咎由自取,不足为怜。
再观当代之蝜虎,更是欺世盗名之人。荀子曰:““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 且看今日落马之徒,哪一个在廉政讲坛上不是字字珠玑、句句真言,其实骨子里却是对组织的欺瞒。虽然他们明知党纪国法不容践踏,深谙“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之理,以至头顶桂冠亦终日惴惴不安。但“行遇物辄持取”、“不遇物辄索取”的本性难改,故只能靠夹尾巴欺世,靠盗盛名骗人。怎奈腚后尾巴终会露出,于是乎,一个个“两面人”被剥去画皮,绑上遭人唾骂的耻辱柱,万劫不复。
哎!有些人似稻草人,只能远观。有些人如茶,可以细品。但了解一个人就像买书,我们往往只注意了其华丽的封面,而忽视了它的实质内容。只注重了其豪言壮语,却忽略了其言与行的不同。莽莽世界,人人都是天地的过客,很多事,我们这些草根难以改变,但睹物思情,还是要以蝜蝂或蝜虎为戒,崇德向善,不生恶念,不践恶行。若要读懂世界,先要扪心自问把自己读懂。
做人啊,还是淡泊一些好。人无自知之明无异于愚蠢的蝜蝂小虫。但人居高位、顺境时往往自觉高明,徇私枉法时认为“刑不上大夫”,卖官受贿时寄希望于“没人知情”,从而好无敬畏之心,满足于掩耳盗铃,以至于身败名裂、自毁前程。毛主席在总结一些人犯错误的时候说过:“这些人吃亏往往在于不老实”。《红楼梦》中也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故人不能被非分之想所累。佛曰:“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多半源于欲望与攀比”。如同蝜蝂,如果总贪“行遇物”,总想“辄持取”,总是“好上高”,到头来终为名利所累。又如蝜虎者,总想用假面以欺世,贪天下为己有,到头来却是“黄粱一梦”坏了功名。故做人之美在于简约,做事之美在于干净利索,胸怀之美在于豁达宽阔,聚散之美在于潇洒淡泊。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心清静了,一切安定。心端正了,大道畅通。
做事啊,还是清廉勤勉为妙。人一生会遇到太多的诱惑,但君子不会为邪念所惑。贪欲本是一条毒蛇,一旦被其缠上便会滋生蝜蝂之心、蝜虎之性,陷入“贪婪成性”、“嗜色如命”中不能自活。山谷易满,人欲难平。若能清廉勤勉,到哪里都有自己的坦途。若能安之若素,啥时候都能转危为安、摆脱困境。
《孟子》讲,君子要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四心”。又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我想,一个人要想立得住,既要存“四心”宅心仁厚,更要在生活中常持君子风度。即胸中怀德坦坦荡荡、中正致和有成人之美、敬畏知耻周而不比。当今时代物欲横流,我们应经得住物欲、利欲、权欲、色欲的考验,讲礼义知廉耻,讲敬畏知退进,讲原则辨是非,知荣耻而奋勇。绝不能以一己私利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此乃是君子的应有气节,也是做人做事的重要标准。
古曰:“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但相信只要我辈能以蝜虎为戒,严守法纪,遵道而行,坚持知行合一,立志修齐治平,就一定会功成在我,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2015年夏日于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