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伊河生巨变
郭向阳 文
黄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伊河是栾川人的母亲河。伊河如带,给栾川带来灵山秀水,造就了栾川人的幸福家园,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伊河以博大的胸怀,养育了勤劳勇敢朴实善良的栾川人,也养育了以孙家洞旧石器遗址为代表的丰富灿烂的栾川古代文明,以老君山鸡冠洞为代表的丰富的旅游文化,以钼矿开采加工为代表的栾川工业文明,以林果蔬果生产加工为代表的栾川现代农林产业文明,伊河两岸美如画,老君山下有我家,一直是栾川人民的自豪,在栾川有句古话叫作,“君山不墨千秋画,伊河无弦万古琴”,让母亲河更美丽,让母亲河更清澈,一直是栾川人民的由衷愿望。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栾川县委县政府顺应民意,带领全县人民多次对伊河进行改造美化亮化,让伊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栾川县一道亮丽的风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栾川旅游业突飞猛进一路凯歌,栾川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栾川,实现生态美、百姓富、县域强”为引领,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富县、生态立县、创新兴县”战略,统筹推进“9+2”工作布局,加快建设向上向善、旅居福地新栾川,力争把栾川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转型升级示范区、最佳旅游目的地、山水氧吧宜居县。为了更好的造福于民,县委县政府又一次对伊河,尤其是伊河的县城河段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美化亮化,紧紧围绕全景栾川建设目标,依托秀美山水资源,积极做好“水”文章,依照“生态宜居、水韵山城”的思路,在大力加强水土保持和水环境整治的同时,以旅游为导向科学规划生态水系,着力打造集商贸、居住、旅游、休闲、景观、生态等功能于一体的水系景观廊道,让全景栾川更加风姿绰约。
几年来,栾川县城及周边的河道机声隆隆,一派繁忙景象,县水利局、环保局、住建局、市政园林局与相关乡镇联合行动,密切配合,在多条河道同时施工,清除河床、边坡及堤顶的垃圾、杂物、渣土等,建设沿河污水收集管网,并对部分堤顶进行平整绿化。栾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山大沟深、尾矿库多,因而,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意义重大。为进一步提升县城水环境质量,县政府还出台了《栾川县城区河道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按照“短期新变化、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总体目标,以截污治污、垃圾清理、河道生态修复、堤岸环境整治、水景建设为重点,计划用3年时间,对县城规划区内18公里伊河干流及其支流进行全面综合治理。方案对2015年至2017年河道环境综合治理目标任务、整治重点和工作要求逐一细化、明确,将涉及的60余项整治任务落实到各责任单位,明确治理标准,限期整治到位。
河道治理工程,突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这一水利工作重点,大力实施以疏溪固堤、封禁治理、绿化造林等为主要内容的水保生态治理工程,先后对5个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进行了高标准治理,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0余平方公里。通过供水管网改造升级、推广使用节水器具设施、实施农田节水灌溉项目、大力开展节水知识宣传等举措,有效降低了水资源损耗,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为造福百姓,河道治理持续做好平安度汛工作,通过实施国家山洪灾害防治第一期、第二期非工程措施项目,掌握了全县危险区分布情况,设定了监测预警指标,建立了从县到乡(镇)、村、农户的防汛责任体系和分包机制,在每个乡(镇)、村组和水库、尾矿库、地质灾害点等防御重点部位设置了监测预警设备,构建了“视频到乡、音频到村、监控全覆盖”的预警、转移体系。
为推动工作落实,栾川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政委、县长为指挥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工作组,县委办、县政府办对活动进展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定期公布。县内媒体对工作进展慢、成效差和故意破坏河道环境卫生的行为和现象随时进行曝光。各单位协同配合,全力把城区河道打造成集绿色、生态、环保、休闲于一体,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共存的生态廊道。2010年以来,累计投资7046万元,持续开展中小河流整治,使全县主要河流及城镇区、人口聚集区河道防洪标准由不足5年一遇提高为10年到20年一遇,县城区河道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还累计投入资金4.34亿元,在全县新建水库水源4座,新增库容3250万立方米,2013年7月建成蓄水的龙潭水库可以保障县城区群众饮水需求;累计投资6864万元,在全县15个乡镇建成饮水安全工程141处,解决了15.5万名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针对近年持续发生的季节性干旱问题,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组织全县建水窖、打新井、修旧井,为群众安全饮水提供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累计投资3300余万元,在伊河县城段建成橡胶坝6级,形成梯级天然水面40万平方米;投资3500万元,对城区景观水系、驳岸、栏杆和两岸树木、主要建筑、山体进行了多色彩、多层次的灯光亮化,打造了“十里伊河、十里画廊”的靓丽风景;老君山、重渡沟、龙峪湾、滑雪场等景区也实施了河道综合整治、人工湖和水上旅游等水系项目建设;各乡镇实施了河道清淤疏浚、护岸修复加固和水系打造等工程。一系列建设形成了栾川“河畅水清、岸洁景美、人水和谐”的河网水系,推动了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目前,正在建设东部新区建一座橡胶坝,实现城区7级水面连通的水系景观目标;将投资6658万余元,完成伊河东部新区重点河段治理工程,推进实施新区水生态、水景观工程建设。还将同步实施已建成污水管网覆盖区域所有污水口的截污纳管和升级改造工程,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在县城区滨河两岸规划建设新的公厕和垃圾收储设施,对河道两岸有碍观瞻的建筑进行改造,对城区段滨河道路和堤岸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提升改造。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根据栾川县城发展、城乡规划和水系建设现状的调研情况,对伊河的改造亮化,作出了进一步规划,根据规划,栾川县将对河道进行以旅游为导向的功能性再造和提升,满足生活、居住、商贸等多种功能,兼顾生态保护、防洪排涝,并注重不同文化主题的体现,对河道进行主题式保护性利用。规划初步提出设计框架,计划将栾川水系打造成为商贸、居住、旅游、休闲、景观、生态等多功能合一的水系景观廊道,具体分为“生态景观、人文景观、宜居景观、现代景观”4个区域,并根据栾川与伊河发展至今形成的自然与人文特色,结合周边规划用地,确定出“伊水溯源”“耕读流芳”“鸾舞君山”等6个主题景观带,每个景观带的堤岸、护坡、树木、灯光都有别具一格的设计。自然、亲水、文化的栾川水生态格局初步明确。伊河的大规模改造亮化已经全面展开,各项工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相信用不了多久,伊河将变得更加靓丽动人,四面八方的游客也会更加惊艳于栾川的美丽。
经过这几年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积极务实的改造亮化,伊河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河道整齐了,河水更绿了,盛夏的晚上,徜徉在栾川县城的滨河休闲区,伊河潺潺,蛙声此起彼伏,岸边杨柳依依,水面波光粼粼,习习凉风挟着湿润的水汽吹来,夏天的燥热顿时无影无踪。每到夏季,伊河两岸便成了栾川人民消暑纳凉的最佳去处,也成了推动栾川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成了栾川“生态宜居、水韵山城”一张新名片,受到了海内外来栾川的各界人士一致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