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每日优鲜宣布下周将完成新一轮融资,此次融资额在5亿美元左右,是生鲜电商行业内较大一次融资。据悉,从涉足无人零售项目到获得融资,每日优鲜只用了半年,可见生鲜领头行业也步入了快车道。
线上电商落地做线下生鲜贩卖
每日优鲜2014年11月创立,定位于生鲜020,至今完成5轮融资,最近一轮融资完成2.3亿美元。在今年7月,每日优鲜宣布已经在一线城市实现整体盈利,7月营收达到2.8亿元。
对于之前只做线上电商业务的每日优鲜而言,便利购算是一次落地,实现了生鲜行业的O2O落地。它将消费需求场景从3公里商圈聚焦到30米。每日优鲜租用闲置的或者租金较低的商业空间作为社区级配送中心,来优化成本,既能覆盖这些场景又能随时补货。
线下重成本是否成本过高?
每日优鲜的商业模式堪称破局之作品,然而,市场也担忧,线下成本过高,模式过重容易拖垮整个公司利润。每日优鲜的前置微仓模式则打开了一扇门,同时也引起了市场的怀疑。
前置仓,简单来说,就是在离消费者比较近的地方,可能在某个办公楼,也可能是某个社区里设置的一个小型的仓库,用户下单之后,1至2个小时就能配送上门。
相对于前置仓,是中心仓的模式,在精细化的今天,未来的女孩子可能不会去菜市场,拖着几捆菜去逛。作为企业,把客户的需求送过去,这是回归人性懒惰、提高效率的基本判断。
在选址方式,前置仓不会选择麦当劳那样的路口旺铺,但不好的铺面多的是,因为房租便宜,每个前置仓平均的坪效是711那样的便利店的几十倍。
每个前置仓的订单超过100单,就可以实现正的现金流;200单就可以实现微利,300单就达到了健康的现金流。按照每日生鲜的规划,在2019年要铺到一万个仓,覆盖一百个城市,小城市就30个仓,大城市300个仓,一个仓一年一千万元的交易额,总共做到一千亿的交易额。
而无人货架的模式主要是面对写字楼的市场空间。无人货架和便利柜的模式,目前抛售资本追捧,但同样面临传统便利店和水果店的挑战。就产品种类而言,传统的便利店售卖的产品更丰富。而如果在办公楼周边3公里的消费场景,百果园、永辉、盒马等大型的实体店将参与到竞争之中。这种便利购的前置仓模式,究竟能否在持久战中立足,将是个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