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格力董明珠与小米雷军之间10亿的“世纪赌约”大家一定有所了解,如今5年之期渐近,从三季度的营业额表现来看,似乎雷军赢得“赌约”的可能性更大。而除了雷军,还有一位与董小姐“对赌”的人,只不过与雷军相比,这位更加低调一些。
我们都知道,当年在与董明珠立下赌约时,雷军曾豪言:“我们是中国创造,你是中国制造。所以10亿人民币,我们必胜。”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虽然身处制造行业,但他旗下的企业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书写工具制造商,他就是贝发集团的董事长——邱智铭。这位被誉为“笔王”的行业翘楚,带领着贝发从30多人的小制笔厂,发展成为了今天国际知名的龙头企业,拥有着年销售4.6亿元,出口创汇4700万美元的优秀业绩。贝发集团成长的背后,除了邱智铭的不懈努力,也是中国制笔行业的不断壮大。据悉,目前中国具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量高达近400亿支,全球80%的笔都是中国制造的。
然而即便拥有如此巨大的产能、市场规模,中国制笔业仍面临着“产量大、价格低、利润薄”的问题,原因就是缺乏核心技术。很难想象,我国年产几十亿的圆珠笔,笔尖珠芯竟有近90%依靠进口,每支笔笔头那颗小小的“钢珠”竟会绊住中国制笔的脚步。正因如此,2015年在电视节目中相遇的董明珠与邱智铭才当场立下“赌约”:董明珠一年之内做出制造好笔的设备;邱智铭当即回应,如果有了一流国产设备,就一定能在一年内造出中国自产的世界好笔。就在几天前,邱智铭终于完成了与董明珠的“对赌”,贝发集团终于宣布制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笔尖珠芯,让中国圆珠笔真正有了“中国芯”!
实际上,从2011年开始,邱智铭的贝发集团就与太钢集团、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分工协作,联合攻关这一中国制笔业界难题。在立下“赌约”后,董明珠也开始派技术人员提供帮助,终于在经历了整整6年的不懈努力后,完成了这一具有历史性的产业变革。要知道,“中国芯”的诞生,不但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制造的能力,也切实的降低了企业制笔成本,在直径2.3毫米的易切削钢材产出后,日本的钢材供应商立刻将价格从每吨12.5万元下调到9万元左右。
其实,跟圆珠笔的“钢珠”一样,如今在中国还有很多改变行业现状,影响、领先世界的东西。从航空航天到电子硬件;从生物医药到材料设备,中国制造无不展现出领先世界的水平。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P2P的强势表现也令中国站在了世界前列,目前,中国P2P行业的历史累计成交量已突破6万亿元大关,无论是P2P发源地英国,还是P2P兴起的美国,其市场规模均已被中国遥遥甩在身后。而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地,日趋细化,未来,在优质平台的带领下,P2P行业必将实现长远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