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经理人曾对我讲述了自己得到股份前后的故事:
他在一个企业工作两年后业绩不错,老板为了兑现承诺,赠送他8%的 股份,而且是做了工商注册变更的真股。而股权变更后,自己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自己虽然和以前一样仍担任总经理职务,但已然今非昔比:以前自己就是一个 职业经理人,无论是思考问题、做决策、发布指示、执行制度、处理员工关系等等都是处在经理人的角色来思考、处理一切,变成股东后,双重身份和角色反而导致 自己左右为难,角色混乱。比如:过去给下属发布命令时,脱口就会说出“咱们都是打工的,应该站在老板的角度想想,你要是老板你会怎么想。”这样很容易和员 工拉近距离,员工很容易接受。可自从有了股份之后,这话就无法说出口,而且员工还会半开玩笑地说“您现在是老板了”等酸溜溜的话,有些过去和自己谈的话现 在都不谈了,于是自己得到的真实信息逐渐减少,与员工的沟通效果逐渐在下降,说话的力量逐渐在衰弱,工作成绩反比单纯做职业经理人时要差。
老 板有时会不高兴,以为他成了股东后不卖力,有时还会直截了当地说“你思考和处理问题,应该转变角色,你现在是股东了”等等。可真正到关键时候,一点股东的 权力也没有,还是老板说了算,因为这股份是老板赠的,自己并没有真正出钱,说话也不硬气。自从做了股东以后,不仅没有真正行使股东的权力,更由于老板和员 工的双向逼压,加上自己的心理作用,反而比较严重地影响到他做职业经理人的权力,搞得他很苦恼,心想还不如不要股权。
像 这位经理人的遭遇就是因为股权带来了角色的变化,导致职业经理人权杖的软化。经理人在得到了股权后,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叛徒”和“内奸”的两难选择:要 么完全站在老板的立场上,员工会把你看成“叛徒”;要么完全站在员工的立场上,老板会说你是“内奸”,吃里爬外。如果还像过去做纯粹职业经理人那样两方面 兼顾,那么你同时就担纲了“叛徒”和“内奸”的双重骂名。因此,职业经理人一旦被老板赠送的股份(成为真正的小股东)“套住”,将会很尴尬。
股权就像软化剂一样,使职业经理人手中的权杖疲软下来,职业经理人的业绩也自然会打折扣。
同 样起软化作用的还有管理股。管理股不是真正的股份,更多是针对管理层的分红股,在担任管理职务期间享有股份的表决权和分红权。这种股份对经理人有双重作 用,可能会在董事会里争取一部分主动性,但是对下发挥权杖产生的仍是制约作用。事实上,管理股就是镜中的烧饼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分 红股对权杖的作用应区别对待。如果分红股只是针对主要高层,其他员工没有,那么这样的股份也会软化权杖;如果是针对大多数员工的,那么对经理人的权杖则有 积极作用。因为此时的分红股是一种激励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把现货转变为期货的分配方式,不仅是激励了经理人,更是激励了全员,经理人可以较好地运用权杖的 作用来激励全员奋斗。
期股本身就是期货,是现货延期支付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分配形式,也是一种用未来激励经理人 和员工奋斗的方式,同时也是企业降低风险的一种方式。期股如果是针对少数经理人的,那么其对权杖的影响是不明显的;如果期股是针对大多数员工的,那么期股 就变成有效的激励方式,对经理人的权杖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期股的缺陷是一旦目标实现,激励作用将会大大降低,此时对经理人的权杖起到消极的作用。这个消极 作用可能来自经理人自身,也可能来自那些成为富翁的员工。
很多企业负责人、董事长就开始疑惑了,那怎么样使用股权,合理的做股权设计,可以有效的既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还能避免权杖软化呢?泰山管理学院马方院长结合自己10余年来对股权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实战经验,来帮助各位董事长、企业负责人一起助力企业的长久发展,手把手教您如何设计合理的股权方案,帮您利用股权建立一种人与组织、环境高度匹配的自组织,使企业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策略和方向,确保企业永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