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污泥脱水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控制认识的加深 , 我国污水处理市场在未来 10 年里将迎来飞速发展的时代 , 大量的污水处理厂在各主要城市相续建成并投入运行。 每座污水处理厂每天要排放含水率约 99.2% 的剩余污泥数百乃至上万吨,这些数量巨大的污泥将成为未来急需处理的难题。 同时,污水处理厂的全部运行费用中用于处理污泥的费用约占 20%~50%,所以污泥处理是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常用的污泥处理技术一般包括了污泥的浓缩、脱水和干燥三方面的技术。 其中污泥脱水是污泥处理最困难的一环 ,体积庞大的污泥不便于外运,导致其处理成本大大提高。 污泥经浓缩、消化后尚有约 95% ~97% 的含水量,体积仍很大 ,为方便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置,需要对污泥作脱水处理,使液态的污泥转变成半固态。 理想的脱水应当是最大限度地把水去除 , 同时污泥的固体颗粒则应当尽可能保留在脱水后的泥饼上 , 并要求这种操作所花费的费用最低。 目前较常用的技术有干化脱水技术、超声波脱水技术、絮凝脱水技术、流化床焚烧技术等。
        由于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城市污泥产量必然越来越大 , 有效处理污泥将成为污水厂运行的主要部分,而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如何提高污泥的脱水率。 以上所介绍的这些污泥脱水方法各有优缺点 , 不同的污水处理厂应根据各自的相关条件 ( 处理水质、处理规模、气候等 ) 加以选择。
        从这几种常用的污泥脱水方法的研究可以看出 , 目前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 ,1) 是改进加热和传热方式使水蒸发 , 如干化和焚烧技术; 2) 是改变污泥颗粒的结构,破坏菌胶团表面的有机质疏水膜 , 如超声波处理技术; 3) 是改变污泥胶粒表面的双电层结构 , 如混凝技术。 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成熟 , 这些方法将会为污泥的处理提供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