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利华:发家三部曲(二)


 

 

  联合利华:发家三部曲(

 

   2、艰难的发展时期

 

联合利华开始于大萧条时期,经历了第次世界大战。制皂业从硬肥皂更向皂片的方向发展,肥皂粉的发明使家务劳动更加轻松。这使得肥皂市场进一步扩大。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外汇和流通管制,国际贸易变得日益复杂。联合利华无法将盈利从德国提取出来,只得转而投资一些与油脂业无关的企业,包括公用事业。20世纪40年代战争时期由于地域上的分割,联合利华在德国和日本的业务与伦敦和鹿特丹切断了。这使联合利华的结构变得更加本土独立化,更加注重当地市场的需求。 战后,联合利华在东欧的盈利因苏联的国有化而受到损失,在中国的市场也受到类似的影响。联合利华延续了对食品市场的扩张,获取了一些不同类型产品生产的新业务,并且投入资源进行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从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对新的日用消费品市场的开发,使贸易不断扩大。同时,欧洲战后市场,由于欧洲共同体的成立而刺激了它的繁荣,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随着新生科学技术的神速发展,联合利华更注重起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在荷兰成立了营养研究组。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联合利华着手开发新产品,联合利华通过一系列的创建和收购,使企业呈现多样化。联合利华设立广告代理,市场调研公司和产品包装公司。80年代初,联合利华位列世界第26大公司。企业提出战略大改革,决定将业务的重心重新拉回到具有广大市场和远大发展前景的一些核心品牌上。联合利华理性地收购了大量公司、品牌,同时也理性地舍弃了大量的产业,如动物食品,包装业,运输业和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