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有没有销售力,“三定调研”是发动机!


  

  做品牌,主要一点就是希望品牌有销售力,即品牌要促进产品的销售,甚至让推销等成为多余。苹果手机是一个典型案例,它不需要向你推销,而是通过它的产品特色和品牌运作,让消费者连夜排队乃至出高价去购买它的新款手机。

  至于品牌运作多久,才能产生销售力,谢付亮认为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对小企业来说是越快越好,最好是“马上见效”,对大企业来说则可以滞后一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良性的品牌运作可以“立竿见影”,迅速提高销售力,而不是等到运作多久之后才会提高。

  

  为什么?做品牌必须经过周密详细的调研,而调研过程中,我们就能了解实际情况,诸如,我们有什么优势或特色?消费者凭什么选择我们的品牌?选择过程中会有哪些困难?我们怎样做,才能化解这些困难?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客户的疑问提前“解决”了,与潜在客户的沟通就会更加顺畅,自然就能快速提高销售力了。

  换言之,无论怎么做品牌,谢付亮认为品牌营销就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唱好“三出戏”,品牌首先要“出众”,与众不同,特色鲜明;其次是品牌要“出名”,要让更多人能够“搜到”或“想到”这些品牌;最后是“出谋”,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为消费者“出谋划策”,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他的产品或服务。

  那么,我们怎么做调研呢?调研的原则和顺序是,先做定向调研,以明确品牌的方向;然后做定性调研,以进一步明确品牌的定位;最后是定量调研,以明确品牌大厦的各项支撑点,诸如具体的定价、包装尺寸、终端布局等等。这一过程简称“三定调研”。

  定向、定性和定量调研并非完全割裂开,而是一个大概的程序,比如价格问题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解决,但若具体到数字,则要考虑到市场行情和消费者的感受;再如,品牌定向和品牌定位,往往是紧密相连,很难严格划分,具体要看行业,才能确定。

  

  品牌塑造更多的是一次实践,需要科学的指导,但一次成功的实践胜过一千打纲领。所以说“三定调研”品牌塑造的发动机,“三定调研”做扎实做到位了,才能做好品牌,否则品牌落不了地,找不到支撑点,必然会完蛋。那么,“三定调研”会触及哪些问题呢?结合远卓品牌策划公司的实战经验,以下简单列举四类问题。

  第一类问题,客户是怎么来的?例如,经过公司销售团队的系统努力而产生的客户占多少?公司品牌直接吸引来的客户占多少?偶然成交的客户占多少?要提高销售额,主要是增加新客户,还是增加现有客户的消费额?客户会不会为我们做转介绍?做或不做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类问题,优势有没有充分展示?例如,客户或潜在客户怎么看待我们?客户能不能快速感知到我们的优势?有没有系统的阐释和展示?客户选择我们的原因有哪些?10条,30条,50条还是100条,能够想出来的,尽力都要结合过去实例具体列出来。

  第三类问题,如何去竞争?例如,谁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他们提供哪些东西,哪些是我没有的?针对他们的优势,我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减弱对方的优势,同时强化自己的优势?这些措施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用?如果没用,那又是为什么?客户只是向我们采购,还是同时也向竞争对手采购?采取什么策略才能让我们的品牌成为其主要供货商?

  

  第四类,优势或资源的持续性问题。例如,过去为什么能发展?核心优势或资源在哪里?当前的瓶颈在哪里?未来怎么发展?机会在哪里?支撑点在哪里?如何抓住机会点?如何强化优势?尤其是如何挖掘免费资源,充分利用免费资源持续强化优势,以持续提升品牌竞争力等等。

  除了上述问题,需要我们调研的还有很多,方式也很多,谢付亮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谈谈“三定调研”的重要性和大概思路,实际操作时,调研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过程,即使在制定出众、出名或出谋的具体策略,也要根据实际出现的问题去补充调研。(部分图片转自百度图片,向原摄影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谢付亮,品牌实战权威导师、茶叶品牌营销权威,15岁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近20年品牌运作经验,观点、论著和案例被国内外1000余家媒体推荐或报道,著有《品牌天机——超低成本塑造品牌的16条黄金法则》(机械工业出版社)、《茶翅高飞——中国茶叶品牌快速崛起之道》、《点茶成金——快速卖茶72招》、《指点茶山——中国茶业诊断与谋略》(福建人民出版社)、《卖茶你要这样说——快速破解茶叶店的49个销售困惑》、《一群正在回家的人——一位“营销诗人”的人文诗选》(上海三联书店)等10余部著作。更多品牌营销和销售策略请搜索“xiefuliangshijie”订阅“谢付亮视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