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亿的P2P公司跑路了?别让“一袋米”害死你!


  从朋友圈看到上海规模上百亿的“P2P”金融公司跑路了,很多照片上都可以读出受骗者的痛苦。

  这种悲惨的状况,很值得同情,我也看过朋友的亲人卷入过类似的骗局中,对之深恶痛绝。

  一场骗局曝光之后,很多人都会后悔,早知道受骗,当初就不投了。只可惜那一天,“你想他的利息,他想要你的本金。”这种骗人的勾当,多半是这种套路。

  

  他们多半在四星五星的酒店会场上,摆上一袋袋米,一壶壶油,一瓶瓶酒,还有一张张100元的超市卡,只要你敢于在现场刷卡,你就有机会“免费”领取一袋米,也可能一壶油、一瓶酒或一张超市卡。

  若是你胆大、幸运,你还有可能获得上台发言的机会,表达一下内心的喜悦和激动,感谢拥有这样的投资机会,描绘一下未来的巨额收益,这样你就能再次获得一张超市卡,很可能200哦!说不定还会有帅哥美女上来和你拥抱一下。仅仅是表达感谢,没其它意思,别往深处想。

  为什么受骗?苍蝇不叮没缝的蛋,多半是自己害死自己!我们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迷惑,就像刚刚提起的一袋米,就像二十万回扣换来的两百万订单,就像绊倒贪官的一对乳房,就像……我们可以列出一大串……但这又能怎样?

  

  小时候,教科书上、大人们就教过我们什么东西不能要,但是,当那些东西摆在眼前的时候,多少人还能控制自己,斩钉截铁地告诉自己:“不!这些东西不能要!”

  我们平时标榜的道德,又有多少是真道德?能够犯错的时候却不犯错,这才叫真正的道德。假想的时候没意义,就像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真有机会获得“灰色收入”或“黑色收入”时,能够忍痛割爱,才叫“有道”;就像坐怀不乱,真有令人血脉偾张的女人坐在怀里,能够忍痛割爱,才叫“不乱”,否则,只是标榜而已!

  

  人生得与失的和是零,超出正常所得的就会有相应的“超出正常的失”等着你,只不过,我们很难知道究竟什么时候才会“失”!

  所以,当社会监管不到位的时候,我们就要提高自己的防骗能力,让自己彻底明白“什么东西不能要”,而不是等到东窗事发的时候再来后悔,眼睁睁地让“一袋米”害死了自己。若是嫌这次“P2P”公司跑路的教训不够,请你再搜素一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看看有多少人在受骗后想不开,撒手而去……

  究竟是“什么东西不能要”?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远远超出正常收益的就别“要”了!就像一天晚上,一个朋友问我,有个投资10万元一档,投下去3个月就能回本,他的朋友已经回本了,他本人很犹豫要不要投。

  

  “不用细想了,这样的收益回本了是害人,打水漂了是害己,其余的害处更要时间来揭开答案。害人害己的事就不要做。”我有点儿武断地说。

  退一步想,过十年看,道法自然最真实,别让“一袋米”害死自己!

  备注:部分图片转自百度,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作者简介:谢付亮,品牌实战权威导师,营销诗人,著有《一群正在回家的人——一位“营销诗人”的人文诗选》(上海三联书店)、《品牌天机》(机械工业出版社)、《指点茶山》、《点茶成金》、《茶翅高飞》(福建人民出版社)、《卖茶你要这样说》等10余部专著,担任过100余场品牌塑造课程及论坛主讲嘉宾,观点、论著和策划案例被包括凤凰卫视、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新浪、网易、腾讯、搜狐、CCTV、《环球时报》、《联合日报》等在内的国内外1000余家媒体推荐或报道。更多唯美诗歌和品牌谋略,请搜索“xiefuliangshijie”关注“谢付亮视界”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