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峰:去哪儿网被集体“拉黑”为哪遭?


  当世界都沉浸在元旦的狂欢中时,去哪儿网却显焦虑不堪,各航空公司的终止合作让其一再走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刷屏网络。在2015最后收官之日,南航、海航双双宣布关闭去哪儿网旗舰店,随后在2016年开年之时,国航、东航也先后暂停与其相关的商务合作,而其他的航空公司看齐航空巨头,也纷纷与去哪儿斩断关系。截止1月5日,已有9家航空公司选择与去哪儿网结束合作,紧跟着的市场反馈是去哪儿网股价一周下跌幅度达16.65%。至此,封杀去哪儿网轰轰烈烈拉开帷幕,成为了2016开年的商业大戏,突然的市场逆转对去哪儿来说无疑掉进了商业冰窟,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大商业挑战。当去哪儿一度被认为是业界看好,被认为前途光明无量只是,却遭遇了如此跳崖式的业务下滑,承受了巨额的商业顺势。为什么去哪儿会在短时间内爆发出业务危机?其实去哪儿的这场危机是“突然的不突然”,是源于市场长期对去哪儿业务绑架的不满而发酵的结果,近年来去哪儿网因捆绑销售过多而引起了客户诸多不满,市场投诉量频发,爆发了强大的负面口碑效应,但是关键性的一点则是去年去哪儿与携程合并之后,双方的在线机票预定占到了市场的七成以上,这种巨头垄断性的姿态无疑绑架了航企的服务质量和能力,因此去哪儿网首先成为众矢之的,遭遇了强大的市场寒流。

  投诉多、口碑差,“穿山甲”计划引不满?

  一直以来,航企与在线订票网站长期上演相爱相杀的戏码,而这次战役似乎爱不起来,航企纷纷毅然决然做出断交声明,形成了难以回旋的态势。如南航表示,近期收到多起旅客在去哪儿网购买客票引发的投诉,投诉中涉及用户购买南航机票时价格公正、退改权益问题,不仅对部分旅客出行造成影响,更使旅客蒙受不必要经济损失;海航也随后发声表示,收到大量投诉包括多收退改签费用、加价销售机票、未及时通知不正常航班信息等,这严重损害广大旅客权益及该司品牌形象;国航、东航出公告显示,近期收到消费投诉中,内容涉及加价销售机票、擅自变更机票使用条件、多收退票或改期费用及航班时间变更不通知等。

  近年来,去哪儿网的发展见证了国内“互联网+旅游”行业的一路走俏,也成就了在线订票网站的一路高歌,但是伴随而来的是市场对这类盈利模式的诟病,捆绑营销、退改签费用高等问题不断困扰消费者的,也成为了在线订票网站的硬伤,但却是市场心照不宣的常态和潜规则,真相就在那里但却没有人直接挑明,因此而航企以此去哪儿网站伤及客户利益,理由无疑显得有点站不住脚。但是“穿山甲”计划却打破了航企市场的宁静,这种让消费者出价、各航空公司竞标“抢单”的新模式推出,势必会颠覆目前市场比较固定的航企运营格局,形成航企市场愈发明显的马太效应,因此这也成为去哪儿面临危机的一大要因。

  主动“抛弃”,或提升直销比例?

  何为直销目标?据了解,2015年上半年,国资委向“三大航”提出“双五十”目标,即在未来三年中,三大航空公司的直销比例要提升至50%,同时代理费要在2014年基础上下降50%。面对此种压力,国航方面也曾公开表示,希望以2016年年底为时间节点完成这一目标。然而,美好的承诺终究与骨感的现实相差太远。据了解,2014年以前,几大航空公司的直销比例仅不过10%左右,而目前行业平均直销比例平均在20%左右,距离50%的目标相差甚远。据最新数据显示,在2015年第三季度中,去哪儿网在中国的在线机票预订市场厂商交易份额中独占鳌头,坐享38.2%的市场份额,携程紧随其后,占比37.7%,两者相加,占据着七成以上的机票预订市场江山!

  而在二者全民垄断订票市场的情况下,深深让航企感到威胁。自OTA问世以来,航企的机票销售主要都是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代理销售,尽管OTA企业收取了航空公司的不菲佣金,而航空公司也从第三方平台处获取不少流量,但这些流量并不计算在官网直销比例之中。面对在线旅游企业不断分食航企利润的现况,航空公司们为加大直销比例,因此采取如此激烈的暂停合作抗争方式,但这也不过是直销比例下降的壮士断腕试水行为,无疑是想验证这样能否为自己的官网带来流量,发力争抢机票业务这块“肥肉”。

  强行折翼,战役最终没有赢家

  随着运营、渠道能力的增强,航空公司越来越重视自身渠道的建设。特别是在当下大热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官方APP进行互联网购票已成常态,航企普遍建有自营官方销售平台,通过直销降低票价来占领部分市场入口,逐步降低对OTA集团的依赖程度。然而,去年携程与去哪儿的愉快牵手,却让许多航企公司感到不那么愉快了,甚至有些头痛,因为从当前的消费者习惯来看,航空公司的官网自营渠道是很难同流量巨大的在线旅游平台相抗衡,本就是倾斜的市场天平,现今完全是一边倒的状态,既然大势不能实现逆袭扭转,那只能采取折翼的方式,因此去哪儿走在第一线而惨遭封杀。

  去哪儿面对市场突变,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危机公关错失,形成强大的滚雪球效应,因此造成了客户的一路丢失的惨状,航企集体“抛弃”去哪儿网,看似是在回应OTA集团带来的挑战和威胁,但也是在牵制在线订票网站,发挥自身占据资源成为主动方,如随后可能会牵手途牛网等一些对航企的直销威胁不大的订票网站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互联网化的时代,封杀、终止合作这种强硬的手段是下策已经成为业界共识。携程和去哪儿的资本联姻,让OTA集团呈“病态型”越做越大,原本在直线分销博弈中,OTA应扮演的是协助航空公司稳定市场的守护角色,而不是唯利是图提供平台帮助中小代理坑骗消费者和航空公司的反面角色,客户至上才是唯一标准。因此在这场博弈中,航空公司虽然占了上风,但是最终还是输了市场口碑,所以航企和第三方订票平台在这场厮杀中还需要静下心来,在做好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双赢才是制胜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