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愔龄:为什么金融市场的大行情都在下跌(内附行情分析)


 

 经济行为心理窥探:

    人们往往在两个难于比较的选项上拿不定主意。每一项都有吸引人的特点,人们不愿意选择其中之一,因为害怕以后会后悔没选另一个。在这种情形下,引入一个看似无关的新选项能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不要轻易的作出选择,有时候那只是你认为的最差选项影响了你的判断而做出的决定,并非是明智的。而理智的判断,不应该看选项有哪些,而是严格辨析造成的收获和损益。

    

 

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欧老师和她的团队,详情请直接搜索

 

 

 

   全球如此恐慌性下跌,无不让人回想起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尽管相似之处不少,但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情况及危机与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及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有所不同,既没有突发性金融事件发生,如雷曼倒闭、泰铢暴跌,也没有出现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但如今与1997年的相同点在于,很多东南亚国家汇率都出现贬值,此外,当时的大宗商品价格下滑余震也传导至新兴市场商品生产商。

  

   不过更为关键的是“异质性”,这也往往容易被外界忽略。当前新兴市场国家的外债已经大幅收缩,因此本币贬值所造成的连锁反应将进一步减缓。现在与1997年不同,目前并没看到新兴亚洲货币有大幅贬值的情况出现。根据该行的长期估值模型推算,这些国家货币看来仍被低估,与它们现时的经常账相符。

  

  目前各国仍有政策空间刺激经济。报告称,亚洲国家政府资产负债表对外币借贷的依赖很少,且本身已建立了流动性高的本地债券市场,提供“后备政策”予借贷及融资。此外,亚洲区仍有充裕的降息空间。

  

  令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恶化的原因,是通过加息以保护当时被高估的汇率挂钩,而当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纾困措施包括要求关闭体质欠佳的银行,亦被指加速了区内信贷紧缩。

  

  然而,中国、印度、韩国及泰国仍可能在今年底前降息,而亚洲区金融机构及中央银行也有更佳的准备以及资本应对前面的挑战。

  

  因此这是全球金融震荡加剧导致,并不是危机死灰复燃。美国和欧洲再爆发金融危机可能性不大,欧洲还没有走出危机,新兴市场个别国家可能比较危险,比如巴西、南非。但是整个新兴市场比1997、1998年金融危机还是要健康很多。虽然马来西亚货币贬值很厉害,但是马来西亚经常账户没有很大问题,所以货币贬值并没有对宏观经济和货币市场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新兴市场国家会重演大规模的危机,但未来几年国际金融市场会很震荡。在新的较为稳定经济运行只需出现之前,来自系统性的风险会使得震荡持续。

  

  近期市场大幅波动的根本原因在于——最初过度繁荣(over-exuberance),而后期投资者也因为不确定性滋生而过度悲观(over-pessimism)。

  

  自2012年以来,美联储加息预期没有充分被美股市场计入,QE从那时起就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近期,中国经济增速的意外大幅放缓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全体金砖国家)的经济失速都造成了股市的过度修正。

  

  美国股市因为前几年的QE政策,已经透支了未来的增长空间。今年以来,除了为数不多的几只股票表现抢眼,托起美股牛市的假象之外,其他股票已经开始出现上涨乏力的现象。

  

此外,市场拐点都和盈利拐点有关,美国企业过去几个季度连续出现盈利放缓的情况。如果美股还要上涨,就取决于PE是否能够继续上升,然而当前美股PE已经不低。

  

WTI油价已经跌破40美元,LME铜、LME铝、LME锌均刷新自2008年以来新低,大宗商品市场熊市之门已被叩响。此外,原油已经供过于求,且中国的需求不可能短时间回升,这也造成了恶性循环。

 

白银短解:

昨日白银走势更随大宗商品走势同涨同跌,亚欧盘时段受基本面影响价格一路下行,美盘时段银价快速走跌后跟随商品小幅反弹,尾盘时段反弹无力再度回落,最终在日线收取一根大实体阴柱。日线来看,昨日银价盘中刺穿布林下轨,目前紧贴下轨下方运行,均线系统空头向下,MACD快线拐头朝下并下穿0轴,有进一步形成死叉迹象,短期来看各项指标均有利于空方,虑到近期人民币可能再次贬值,预计白银下行仍将继续,操作上建议可等待反弹之后沽空。

  

 

本文由欧愔龄及其团队大楚盈创为您精心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