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邵国】原油及相关市场与白银价格有何关联?


  【金邵国】原油及相关市场与白银价格有何关联?
  
  在分析一个产品的价格走势的时候,很多投资者往往只盯着手中的产品,一个投资白银的投资者仅仅关注白银方面的消息,其实这样是很难从整体上去把握的。邵国认为,作为一个投资者,要有整体意识,全局意识,多分析一下各种投资产品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会产生什么影响,这样分析之后,往往对一个价格的趋势有一个更准确的判断。下面,邵国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他们分别会对白银价格产生的影响。
  
  (1)原油市场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原油是最为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原油对于白银的意义在于,油价的上涨将推生通货膨胀,从而彰显白银对抗通胀的价值。
  
  原油价格自2002年1月约20美元/桶,最高涨至2006年7月78美元左右。促使油价飙升的原因之一是世界经济连续平稳快速增长,不论是美国还是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表现都非常良好,使得对原油的需求大增。而供给方面的因素则是世界原油产业脆弱的供需平衡,由于剩余产能有限,再加上地缘局势动荡,市场对原油供给可能中断的担忧一直未去,从而推升了油价至二十多年来高点。
  
  虽然当前原油价格仍处在对前期上涨趋势的修正之中,但供给与需求脆弱平衡的局面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因此油价难以出现再深幅的下跌,高位运行且再起风云依然值得期待。
  
  同样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对于白银价格也有同样的作用。白银价格始于2000年的这轮牛市,伴随的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以原油、铜等为首的能源、金属及部分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从1804-2004年世界商品价格走势图上来看,2000年左右恰是世界商品价格又一轮历史性大牛市的开端。而在这两百年间,总计已有5次超级别的牛市,最短的持续时间为15年,最长的则是40年。每一次大牛市都伴随的战争和政治局势的紧张:19世纪初是1812年的英法战争;19世纪60年代是美国内战;二十世纪的三次商品大牛市的重要促成因素分别是一站,二战和冷战。而当前,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反恐战争”,已在阿富汗,伊拉克打响了,这意味着世界局势的紧张与动荡局面将长时期的持续下去。
  
  (2)股市与商品市场更多详情请及时跟进邵国个人空间和博客。
  
  美国股市与商品价格已多次演绎“跷跷板”的关系,20世纪已经发生了三个商品大牛市(1906-1923年、1933-1953年、1968-1982年),平均每个牛市持续17年多一点。在这个三个商品大牛市期间,对应的情况是美国股市的长期熊市和通货膨胀的长期上升。
  
  目前这轮以原油、金属和部分农产品为代表的全球性商品大牛市起自2000年左右,至今已经持续了6年多。美国股市由于高科技泡沫破灭,自2000年最后一次创出历史新高后开始处于调整下跌过程中,特别是纳斯达克指数,目前仅为历史高点的1/2。
  
  作为股票的替代投资手段,白银价格与美国股市也曾呈现较高的负相关关系,在美国的股票市场的历史性大牛市中,白银价格正走在长达20年的漫漫熊途之上。
  
  (3)商品价格指数
  
  整个商品市场的价格趋势对白银价格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分析和跟踪商品价格趋势就成为白银投资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商品投资者通常以分析商品价格指数作为研判商品价格趋势的重要手段,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商品价格指数的相关知识。
  
  以商品价格为基础的商品指数在国际上已有近50年的历史,在这近半个世纪当中,商品指数无论在商品市场中还是在对宏观经济的分析指导中,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最早出现的商品指数是1957年由美国商品研究局(CommodityResearchBureau)依据世界市场上22种基本的经济敏感商品价格编制的一种期货价格指数,通常简称为CRB指数。CRB的期货合约1986年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上市。
  
  到了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高盛公司、道琼斯公司和标准普尔公司等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并且引入了加权编制的方法,对指数中的商品成分赋予相应的权重。这些指数就是目前备受市场关注的高盛商品期货价格指数(GSCI)、道琼斯商品期货价格指数(DJ-AIG)、标准普尔商品期货价格指数(SPCI)。
  
  从90年代开始至今,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满足各类期货交易商套保和投机的潜在需求,商品期货指数的发展进入了又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如LME编制的LMEX金属期货指数(1999年1月),CBOT创造的更具灵活性和多样化的X-fund基金指数(2002年2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