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为失败的事情就是教育
最近一段时间,有几件相关联的事情,汇集到一起,我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中国最为失败的事情就是教育,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首先,我说说这段时间,跟教育相关的几件事情,一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争夺生源,不惜一切手段互黑,你感觉有必要吗?这是市场经济,抢人才吗?北大清华是什么部门?这个定位呢?二是,最近我的微信朋友圈里面看到的一个视频,那就是山东寿光有一家人,不孝敬老人,甚至很渴望把老人饿死、冻死,就连那人的子女也是一样,从山东的教育情况来看,那两孩子未必是文盲,还是上过学的,连最起码尊重人都不懂,能算是人吗?和畜生应该没啥区别吧;第三件事就是7月6日发布的《教育部严禁中小学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这三件事好像风马牛不相及,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高校搞的不像高校,学生教的不像学生。教师不像教师,更像是老板。这就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为什么这么说?先说说目前的学校老师吧,我可以严重一点说师德缺失太厉害,尤其是做老师的人,扪心自问一下,你能对得起老师二字?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让金钱,名利已经腐蚀的一塌糊涂啦,学校教育其次,老师收礼、有偿补课重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然不排除有些家长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那点钱出来也算不了什么?但导致的结果就是部分老师发现了此中的商机,不再是课堂上兢兢业业去教课,而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实现课后有偿补课的利益最大化,逼着部门家长掏钱给孩子补课,甚至老师会用这样那样的语言呀,行为呀暗示家长补课等等,教育部仅仅一纸空文有用吗?在我看来,用处微乎其微,最关键的要重塑师德,让老师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教师,对得起教师这两个字;
第二就是应试教育的失败,如果不是唯分数为导向,怎么会出现那么多的有偿补课呢?中国学生那么会考试,为什么国际上许多尖端的问题,中国人解决不了,许多行业都是连抄带偷,搞来的外国的东西,历届的高考状元们呢?去哪里啦?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小孩子就自杀啦?是缺吃少喝吗?不是,缺的是心灵的寄托,缺乏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家长急功近利,看分数天下第一要务,而对孩子的价值观培养是缺失的,就像上面我提到的山东哪家不但不劝阻父母钱孝敬老人,还对其长辈脏话连篇,这样的孩子长大成年后,如此的三观不正,难道不是会恶性循环吗?
第三点,就是非常搞笑的高校生源之争,竟然导致有些家长坐地要价,让学校提供这样那样的奖学金,我就非常惊奇,学校招几个高考状元就可以保持生源优质,培养出顶尖的人才吗?我看未必,会考试,不一定会做人,会做人才是最关键的,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平台,应该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己任,而不是将校园建大,多招几个好学生?甚至还可以提前预定奖学金,这样的事情?难道不是个笑话吗?高校的奖学金是给学生花的没有错,但以此作为招生的招牌,正常吗?我的理解是高校有几位德高望重的教授,有几个国际上叫得响的专业,让学生以进入这样的高校读书而感到自豪,以自己找到可以健康成长的环境感到高兴,而不是过早的被金钱腐蚀了幼稚的灵魂,这是非常可怕的。
当然,这样那样的关于教育方面的事情还有好多,业令人欣慰的是,国家一直在探索素质教育,这是好事,我认为当务之急就是重塑师德,没有师德为基础的教育,会影响中国好几代人,坚决将那些误人子弟的败类清理出教师队伍,让孩子能够生活在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里,这是我作为一个孩子父亲所期望的,也是大多数做父母的做所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