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没有哪个地方的殡葬业比中国发展得更迅速。近些年来,一些富人的葬礼堪比皇族。2011年,温岭的一名企业家花费77万美元为母亲办葬礼,葬礼上使用了巨型LED屏幕、千人鼓乐队、金色礼炮和林肯车队等。(据 2015年6月7日 参考消息网)
http://finance.qq.com/a/20150607/009043.htm?pgv_ref=aio2015&ptlang=2052
厚葬之风作为封建残余,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寿终正寝了,许多古坟成了游人回望历史的证物。
记得1988年发表在校报上的拙作《公主墓前随想》,以一个不太令人熟知的永泰公主墓作为描写对象,感怀中国古代厚葬制度,那是大学历史系组织的考古游的非命题作文。那次作文没有选取秦始皇陵,也没有选取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墓乾陵,偏偏选择了乾陵十七座陪葬墓之一的永泰公主墓,至今想来还有几分疑惑。
永泰公主只活了17岁,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孙女,中宗的第七个女儿,生于684年,后嫁与驸马武廷基为妻。701年,由于张易之兄弟陷害,被武则天缢杀于洛阳。705年,中宗复位,追封为永泰公主。706年,与驸马武廷基合葬乾陵县北原,即今天所见的永泰公主墓。
永泰公主墓虽曾被盗掘,但仍出土物件1352件,这也许是当时以永泰公主墓切入主题的原因,希望以小见大,以一个公主墓窥见皇族葬礼的排场。
与历史上的皇族葬礼相比,当下中国土豪的葬礼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外媒的惊讶多少有些少见多怪,但也让人窥见了中西殡葬的天壤之别。
如今,厚葬之风在中国卷土重来,大有攀比之势。
2013年回乡进行田野调查期间,见证镇上两次葬礼。一次送葬的车队从街头排到街尾,镇上议论的是能量与档次;另一次丧家当街搭棚治丧,车辆不能从这条街行走,邻里都表示理解。
当人去楼空的冷清街道突然迎来滚滚车流,背后是丧家攀比聚拢的人气。也难怪今年4月份河北和江苏农村被查办的2起葬礼上的淫秽表演,为的是在空心化的农村,以色情吸引更多人参加葬礼。
带着农耕时代遗风的乡土中国,有着重死不重生的悠久传统,许多人宁愿生前节俭,也要死后风光,以令人刮目相看的炫富光耀门庭,于是,厚葬之风一有机会就沉渣泛起。
乡土教会了国人富贵还乡,然而,随着农村人口急剧流失,吹吹打打的乡村葬礼已经被人厌弃。前些年回乡,乡村屋墙上到处是“××乐队”的广告,甚至登上了农人的厕墙,透着滑稽。但是,几年光景,这些斑斑驳驳的广告还在,但乐队的生意却一年不如一年。说起丧礼乐队,当地人说“嫌吵”。当哼哼唧唧的乐队演唱吸引不了观众,反引来邻里的白眼,乡村的葬礼必然加重分量,向着眼球效应突围,于是,色情表演、炫富厚葬轮番登场。
中国形象片频频出洋,登上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同时出洋的还有中国旅行购物团,更多中国形象片通过新闻漂洋过海。
不少人责难西方舆论选择性记忆中国,就像这次挑中了堪比皇族的葬礼,漠视了中国殡葬改革中的文明主流。然而,人们经常忽略世人审美疲劳后的审丑倾向。当世界的每一个毛孔都透着文明,偶尔流露的蒙昧格外扎人眼球,一次次挑逗人们的视觉神经。
在擅长口号治国的中国,一个打动人心的口号是“每个国民都是国家形象代言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堪比皇族的葬礼不是土豪的私事,而是关乎中国形象的国事,有必要给头脑发热者泼一瓢冷水,浇灭他们与日俱增的炫富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