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复仇者联盟2》中有一句对白:“把秩序与混乱对立起来是人类犯下的严重错误”。采购管理何尝不是如此,从管理者角度需要更多的监控、管控,包括严格的供应商管理流程、采购操作流程、招投标流程、采购审批流程等等,总之不能让一线采购有完全的自由裁决权。但另一方面,清楚的现实告诉我们,软乎乎、热乎乎,非标准,每一个都不同,思考决策思维流程不可见,动机难确认,活生生的个体人的因素占了采购管理成功因素的一半以上。经麦肯锡调查,采购管理中,个人的意愿与能力占了采购管理成功与否因素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越多的标准化操作可能导致更低的采购效率与效益。采购管理可能需要一点“混乱”
标准化的效果真是来自标准化?
«中国化工采购»曾经登载某企业通过集中采购产生的效果:“煤化工板块集中采购金额达4291万元,节省的成本达680万元”。对于这种显著的成就,人们大多归因为集中的结果,譬如提升了谈判能力,优化了供应商结构等等。但大家忽略了由于采购操作者的变化带来的“春风”,新操作者不用像原操作者那样顾虑大幅降价给自己以往业绩带来的质疑。这也是第三方采购咨询难以取得显著效果的主要阻力,因为你的效果就是原操作者的问题。
在«中国化工采购»另一篇文章中看到了SRM(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供应商关系管理),看到IT体系里面出现的这种终极语言暗示的最佳管理体系,人们往往会放弃自己的判断,拜倒在IT科学的石榴裙下。看到该文的后面,出现了一段文字:“SRM系统不擅长零星采购和供不应求的物料的采购。”干过采购的都知道,它把容易干的都干了,剩下的都是难题。电子化、信息化在采购管理领域,不论是内部ERP,还是电子招标,改变的仅是信息流通的速度,并没有改变信息量,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实质上对管控的目标达成并没有起到想象中的作用。正如IT实施者常说的,输入的是垃圾,产出的必然还是垃圾。电子招标仍然难以规避串标围标,以及质次者中标的现象。
严峻的环境
90年代我从某系统采购岗位离开,去到某全国供应商那里工作。那个供应商告诉我,全国几十家厂的采购只有你一个是不收回扣的。转换角色后,尤其是在后来进入咨询行业,如何行贿,如何在所有环节搞定关键人,如何串标围标成为销售必备的生存技能。除非你不追求进步,不想成为销售高手。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中,让采购管理者大胆放权确实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但大多数情况下,采购操作就是一个个人的行为,个人去调查市场,个人谈判。汇报到管理者这里的往往都是二手信息。采购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按流程也有问题
在做某医药贸易企业咨询时,总经理为不能及时买到货而头疼,总共2600多种药品,有826种难以按时到货。要求我先不管降成本问题,先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诊断调查后,我要求召集采购员开会。会上我说,请把你们这826药品采购清单列出来,我来采购,一周之内不能解决问题,我退咨询费。结果会上采购员面面相觑。终于经理开口了:其实也不是买不到,主要是我们的采购单到了财务,老板娘总是要审,打电话问来问去很烦。所以我们故意把这些单子搞成紧急采购单。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参加一次采购沙龙,有采购员问:为什么每年公司都要求我们降低成本5%?我说:那是因为老板信不过你。因为你的基本任务就是合乎其它条件情况下,最低价格采购。公司还要求你降,说明信不过。采购员:那怎么才能让老板信得过我?我答:只有当老板自认为对供应市场懂得比你多时,就信得过你了。确实很多公司采用这样的方式考核采购,采购的应对也简单,开发任何新供应商时都不愿意主动压价,甚至要求提价,以保证年底自己的业绩达标。甚至要求客户降低质量标准来降价。
到处被咨询公司推崇的战略采购组织,通过把谈判定价和操作的人分开,意在互相制约,实际结果却往往成了互相推诿,互相寻租。
采购管理的五原则
采购管理如何才能既拥有秩序,又能高效?在此,本人提出采购管理过程中需要考量的五个原则:
1.足够的决策信息:决策权与信息分离是管理中普遍的现象,有信息的一线人员没有决策权,层层汇报后交给只拥有扭曲的二手信息的决策者做出决策。
2.足够的权力:一线人员有信息却由于缺乏决策权而丧失商机的事情比比皆是。把决策权和有信息的一线人员结合也是符合昆虫式机器人设计原理的。同时提高了操作者正向动机。
3.足够的能力与激励:之所以把能力和激励放在一起,就是因为目前这两者在管理中被忽视,但实际上关系非常紧密。现状是有岗位分析,没有能力评测;有考核,没激励。在现实中,采购能力可能相差数倍,而在采购岗位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可以上千倍万倍。岗位分析常起到埋没人才的作用。认识到能力的差别,并对有能力的人激励到位,才是一个组织最应该做的事情。关注操作者的关键动机,从关键动机出发设计激励机制。
4.符合战略目标的组织绩效:衡量采购绩效的标准不是降低采购成本,而是使用成本最低。低价质次产品可能高昂的使用成本远远超过那点差价。质量、价格、时间或服务是平衡战略采购目标的重要因素。
5.充分的结果反馈:供应市场信息必须有充分且直接的反馈,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权力下放不会被乱用。
这五个方面企业不见得都能做到,能够做到的就是在这五个方面的平衡。秩序和混乱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平衡协调的关系。允许必要的混乱是为了保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