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世界资本市场,只有中国出现了巨大IPO堰塞湖,要说以前是三高发行,让发行人趋之如骛,是情有可原的,但问题是现在证监会动用行政权力,要求发行人按照同行业市盈率发行新股,但是等待上市的公司依然有增无减,难以化解IPO堰塞湖,原因何在,笔者记得在多年以前写过一篇短文,<亏本IPO其实不亏本>,或许这就是IPO堰塞湖无法化解的原因之一,现在笔者觉得有旧话重提的意义。
据蓝思科技上市招股文件显示,其首次公开发行拟募集资金36.22亿元,其中17.76亿元用于中小尺寸触控功能玻璃面板技改项目;18.46亿元用于大尺寸触控功能玻璃面板建设项目,可问题是上市公告书显示,蓝思科技IPO发行新股仅募集到15.4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5.06亿元,远不够招股书显示的资金所需,当然这是没法阻止蓝思科技上市的,毕竟上市并非易事,更为关键的是笔者认为中国股市最大宿命就是圈钱,不仅仅IPO圈钱,更重要在于再融资圈钱,没有上市公司招牌,怎么可能再融资,因此获得上市公司地位是大量公司梦寐以求的,即使亏本要上市何况有15亿元首募资金,上市以后完全可以择机再度大手笔再度圈钱,反正那个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够的钱迟早都要从羊身上要回来,甚至是连本带利的要回来。
事实又是如何呢?时隔仅仅三个月,蓝思科技开始停牌定增,而且规模让人震惊。根据方案,该公司计划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亿股股票,融资不超过602,646.89万元,折合每股发行价约60元,这一价格较蓝思科技6月2日收盘价140元低了57%。
蓝思科技首发价格是22.99元,IPO实际募资金额与拟募资金额相差21亿元,再融资价格是60元,基本上是首发价格的3倍,再融资募集资金是60亿元,是首募资金差额的4倍左右,大股东以发行与首发股份多50%的股份获取比首募资金差额多3倍的资金,而且可以通过控股的方式掌控60亿元资金的支配权和使用权,以比首发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多的资金,可以说是最得益的一方,但是市场投资者并不买债,成为受伤害一方,因为增发价格是60元,是昨天收盘价140元的44%,或者说比昨天收盘价低了57%,股价自然承压,今天一度接近跌停,收盘价依然大跌9.29%,可今天创业板是大涨超过2%。
即使股价比收盘价低了57%,但大股东依然没有参与增发,说明大股东依然认为60元股价不具有投资价值,也就是说60元股价是偏离价值的,按照国际惯例,如果大股东认为公司具有巨大发展前景,股价不存在高估成分,一般是不愿意采用定增的方式来再融资的,以免自己的股份被稀释,何况大股东持股市值巨大,简直可以用天文数字来形容,大股东持有蓝思科技5.23亿股,按照140股价测算,持股市值高达732亿元,完全可以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轻松完成60亿元融资,但是蓝思科技却还是利用定增的方式来实现再融资扩产,至少说明两点,一个是股价高企,价格偏离价值,另一个是再融资项目盈利状况不明。
实际上大股东完全没有参与增发项目,公司高管和关联企业也没有参与,而是全部增发给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QFII及个人投资者,如果有利可图,高管大股东关联公司一定不会忘记资本逐利的天性,参与增发。
一家公司再融资并不可怕,但是如果大量新股次新股都加入到再融资大军,何况再融资远远多过首募资金的数倍,二级市场需要掏出大量的真金白银参与认购,中国资本市场将情何以堪,将如何承载IPO和再融资的重压,目前有多少次新股和新股停牌增发,东方财富通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263只次新股中已经有40只处于停牌状态,占新股板块内个股总数的约15%,由于没有具体统计数据,笔者无法测算具体再融资金额,但是按照大致逻辑,每家公司平均十亿元再融资金额应该不为过,那么意味着新股次新股再融资金额就高达400亿元,相当于目前两个月首发金额。再融资猛于虎一点也不为过。
根据蓝思科技再融资方案,蓝宝石生产及智能终端应用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34.02亿,项目建成达产后,具备年产30000万片蓝宝石摄像头保护镜片、24000万片指纹识别保护镜片和3000万片智能穿戴设备防护屏的能力。项目建设期为两年,完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为67.8亿元,预计年净利润为11.16亿元。 另一募投项目3D曲面玻璃拟投资16.24亿,建设期为一年,建成达产后具备年产3D曲面玻璃2700万片的能力,完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为20.09亿元,预计年净利润为6.8亿元。表面看起来盈利前景非常美妙,50。26亿元投资能带来17.96亿元净利润,回报率是35.73%,不用三年就可以收回投资,但是这就是一个预测,没有任何约束,因此笔者建议大股东要作出承诺,如果募投项目未能达到预测盈利目标,大股东将以每股一元的价格注销同等市值的股票以补偿二级市场投资者。
如果大股东不同意做出业绩补偿承诺,那么就更改增发计划,改为配股再融资,每十股配股1.5股,也同样可以获得60亿元再融资,那位投资者自动放弃配股就由大股东或者是承销商兜底,因为增发价格有点低,对二级市场投资者绝对是不公平,而参与配股大家就在一个同等持股成本上不说,还可以有效拉低二级市场投资者持股成本,以60元配股价和今天收盘价127元计算,参与配股以后持股成本就是118.26元。配股计划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把大股东高管的利益与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因为他们股份不能马上流通,需要锁定,只要募投项目产生利润,才不会承担风险,因此就能有效遏制大股东乱投资。
为了顺利成功上市,发行人故意降低缩减融资金额,而一旦获得上市资格,立即暴露出资本家贪婪本性,大手笔实施再融资,因此笔者认为蓝思科技再融资成为众矢之的,只不过是开了一个较坏的头而已,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当务之急是证监会应该从严把控再融资审批,尤其是新股次新股再融资审批更应该从严把握,对那些一上市就业绩下滑者更应该彻底叫停,以免他们借助再融资掩饰财务造假的恶行,同时也能把宝贵资金交给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