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潘嵩毅:镜头中老虎的童年
“谈虎色变”,“望虎生畏”。在人们心目中,老虎一直是危险而凶狠的动物,生性内向、孤独、多疑、凶猛、强壮有力、动作敏捷,在丛林中出没无常,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有三百万年进化史。东北虎是现存体重最大、战斗力最强的猫科动物。其中雄性体长可达3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达到350公斤左右,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之美称,东北虎如传说的山神一样,拥有火一样的神灵目光。它的身体厚实而完美,背部和前肢上的强劲的肌肉在运动中起伏,巨大的四肢推动向前,是那样的平稳和安静,看起来就象在丛林中滑行一样,它相对地拥有尖硬的锯牙钩爪,拥有5个非常锐利的虎爪。在中国,文学、绘画等方面的艺术作品中有很多关于虎的描写。如果这种动物灭绝了,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来讲是一个缺损。另外东北虎是现存虎类中个体最大、体色最美的一种,具有很高观赏价值。
优美的瞬间总是一闪而过,如何抓住那百分之一秒的神韵,一是靠提前预想,二是靠有经验的准备。潘嵩毅提出有预想才能出好作品.有理念才能拍好专题.有毅力才能有成绩的主张。这是他坚持不懈拍摄丹顶鹤、东北虎的经验总结.可谓简练实用。摄影最基本的功能是记录,记录是客观的,但或多或少也有主观的成分。潘嵩毅拍摄老虎表现的重点,更多地是放在主观的表达上,因为主观地创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利用现场条件,拍出有情境、有意境、有环境的摄影艺术作品。
潘嵩毅拍摄的老虎,体态雄伟,毛色绮丽,眼神仿佛通人性,折射出人、动物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这境界,神圣而又令人敬畏,有一种妙不可言的人格力量、大自然的力量,因此作品耐人寻味。摄影大师、曾多年担任毛泽东主席专职摄影师的吕厚民老师评价说::“我十分欣赏和赞叹潘嵩毅的东北虎摄影作品。凶猛的东北虎,在潘嵩毅的镜头里,表现得是那么威风凛凛、阳刚强悍、神采飞扬。他以一位优秀摄影家的思维和视角,多层面、多角度地刻画和介绍了东北虎的习性、威武、美丽和生存状态,用摄影的独特视觉语言,把鲜活的、威风凛凛的东北虎展现在读者面前。”
蔡律 2015年6月2日
摄影家潘嵩毅:镜头中老虎的童年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