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5月6日在北京闭幕。中国红十字会十届一次理事会根据《中国红十字会章程》,聘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为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聘请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为中国红十字会名誉副会长;选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为中国红十字会会长。
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国红十字会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红十字事业2015-2019年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和《关于修改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的决议》。
自1994年延续至今的由国家主席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的惯例,也在2015年被打破了。在2009年通过的《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中,第33条明确规定,“名誉会长由理事会聘请国家主席担任”。
1990年10月,中国红十字会启动了“中国红会法”立案起草工作。在起草“红会法”过程中,鉴于美、英、日、意、印等许多国家的总统、女王、皇后等元首都出任本国红会名誉会长、会长、保护人的情况,故从起草之初,就考虑聘请国家主席担任中国红十字会的名誉会长。
新中国成立前,中华民国时期的红十字名誉会长也一直由当时的最高领导人蒋中正担任,从1933年至1949年,历时16年。新中国成立后,从1950年至1979年,中国红十字会一直不被重视,会长由边缘人士担任,名誉会长长期空缺,党和国家领导人未曾兼任与红会相关的任何职务。1985年之后,也只是由赵朴初、崔月犁、钱忠信、朱学范这样的老先生和无党派人士担任红十字名誉会长。
从1994年开始,中国红十字会的权威性突然被提升,名誉会长由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兼任,历时十年,一直延续到2004年由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接任,又历时十一年。在此期间,中国红十字会遭遇巨大的信任危机,加之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之广速度之快,导致中国红十字会形象受到严重损害。这也无形中损害了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的形象
2011年6月21日,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民发布炫富贴,把中国红十字会带入舆论漩涡,在此次后芦山、雅安地震中,中国红十字会不断遭受公众质疑,甚至遭受网民的谩骂,背负着巨大的舆论包袱,在公众心目中的正面形象迟迟难以恢复。
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公益慈善组织,信任一旦被打破,要重建绝非易事,面对公众越来越强烈的公益意识和监督意识,中国红十字会恢复形象、重建信誉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兼任中央多个专门领导小组组长职务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也就没有理由续接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在国内的地位和影响力未来如何,也有待进一步观察。
“希望中国红十字会加强自身建设”,这是习近平在2015年5月5日会见中国红十字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时,对中国红十字会提出的明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