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毫不怀疑习李的决心,也相信其成功的概率十分大。熟读中国历史,可以知兴替,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政和2014年开始的中国强国梦,是一脉相承,有其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这里请容我简单吐槽一下这七、八年来对于香港的观感。香港被边缘化,真是令人痛心。香港经济结构固然存在问题,比如以房地产为主畸形发展的财阀经济,导致港人普遍不做长期战略打算和投入,一味吃老本,一直在错过创新经济大潮。香港应该明白,自己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定位该是怎样的,其实香港仍然具有区位优势和制度优势,内地城市要么缺其一,要么两者都缺。而体制优势其实是可以追补的。我相信以这样的改革开放速度和力度,如自贸区,在10年后,上海、深圳这样的城市就基本上可以追上香港了。所以香港仍不需自我放弃,把精力转向政治层面,而听任经济受到牵累。“占中”以来,香港的泛民力量展示的弱点越来越明显,恕我直言,如果泛民上台执政,做得会比现在和以往任何一届特首更差。政治上的幼稚加上经济被边缘化,只能将香港带入衰途。
民主是大势所趋,是全体民众的至高至大至上之理想,但是民主政治不能当饭吃,不能保证你马上有很好的工作和生活。民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以泛民表现出的政治素质来说,现在去实现他们所主张的民主,可能要让经济和社会付出巨大的牺牲和代价,而错过这一波中国的大国崛起机遇。假设大陆真得放弃香港,任由其推行民主政治实验,十年之后的香港,难免不会是经济上满目苍痍,而政治上并未见得更加清明。我个人政治取向一直是坚定地支持民主体制,但我是经济学者,也了解中国政治和历史演变,深知这条路是曲折前行的。直道和捷径也许有,但是否全香港已经做好了为至高理想而牺牲小我的各种准备?这是个严肃问题,无法采取缩头鸵鸟态度,也无法浪漫蒂克地大而化之。这是原则性大问题,我认为大家应该稍稍放低理想的高度“袋住先”,罗马亦非一日建成,但是条条大道都将通向罗马。抓住政策和政治大格局,以小进步促成未来的大突破,是不是更为现实可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