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上市公墓成为了投资行业新宠,公墓上市成了公墓行业的成长标帜。为了满足上市的钢性指标年利润增长率30%以上,上市的公墓企业拼命地四处收购,以扩充总盘子,又八方兼并土地资源较充足、土地价格低廉的企业,以企图巩固年增长率。
这一现象给这一行业带来了什么意义呢?
1、变相确认了经营性公墓的墓位的商品性质。非商品是不可能上市融资的。
问题:融资就必须由市场投资者自主判断商品的价值,那自然是越贵越有价值。那么,普通百姓喊“死不起”也就是在给上市单位间接提升商品价值。
问题:自由交易是商品的特性之一。上市都没问题,老百姓买个“活人墓”违法又违在哪里?谁个专家来解释。
2、上市的公墓都是经营性质的,其上市的核心资本是土地储备量和土地成本。国家对私企的要求是土地必须征用,而征用地受指标与地价的限制,而己上市企业的土地构成性质并非清一色的征用地。
问题:能够取得非征地的经营性公墓都不可能纯私企的,这里就有跨公墓单位所有制性质组合的可能性存在,这意味着什么?
问题:在非征用地上建造的墓位是否有合法成为上市的商品墓位的资格。
3、自曝利润率,有人欢喜有人愁。
问题:“暴利”的合法性将引起社会普遍关注。
问题:“暴利”与国家“殡葬改革的方向相背离的问题就引发更多问题。
功利、短视,是什么主义的基本特征呢?一下子忘了。
2015年4月8日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