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们是该拿出干货直面顾客需求的时候了


昨天听了一天课程,一个挺时髦的主题《顶层设计与工业4.0》,同学们给我的普遍反馈与我的感受基本相同:飘来飘去的概念,云里雾里的忽悠!

一个大堆长头衔的学者,自称有10年松下电器工厂经验,10年高校授课历史,11年咨询顾问实战,本以为可以为我们奉献一场酣畅淋漓的智慧盛宴。可让我大失所望!东扯扯,西聊聊,时间过了三分之二,一直接近不了主题,既没有说清楚顶层设计,也没有说好工业4.0.简直就是浪费我时间!

号称近年来带学生周游列国,遍访世界著名企业工厂,参观标杆企业,两年来没有登台讲课。一点感觉都没有,没办法完成教学内容,甚者时间节奏,轻重缓急都把控不了。如何来教导学生!?

上次也被一个头衔大堆的教授忽悠了一把,谈《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变革》,名字挺酷,内容基本上是从网上东拼西凑的,完全没必要让学生到课堂上听的东东!

一个教授,至少要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理解的东西。不管你是否有实战经验,应该百分百的站在学生的立场,也是客户的立场,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精神或思维的营养!现在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广,如果能少花时间,少花费用,可以轻松获取的知识,何必舟车劳顿去学习聆听呢?教授的价值要体现在你的创造力和与众不同上来。要能解决问题!

你周游列国,我很想听听你的所见所闻,你的感受,启发和思考?你看的国外工厂,与国内有何不同,我们的差距在哪?我们该如何赶超?什么是顶层设计?为什么要顶层设计?如何去做顶层设计?工业4.0的前世今生和来世!如何迎接新时代的到来,企业和个人如何转型?

学生永远期望击中心灵,启迪智慧,开拓思维的课程,希望能真正有所助益,贴近解决现实困惑的方案或点子。

不管你的过去如何辉煌,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够专业,不够负责,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中国太多类似的大师和教授,靠概念和所谓的名气忽悠,学术界的浮躁和喧哗让人气愤!

在遥远的巴伐利亚,和当下广袤的中国大地间,一直有一种文化精神的呼应--那就是对于器物精进不息的追求,并在精神器物中,深刻地融入精神的追求和共鸣。砥砺大器的精神,温柔深沉的情感,被统一于人的创造物之上。这使得精密而功能性极强的人类创造物,深刻准确地体现了人本位的思维。

教授就是要致力于把每一堂课打造成精品。你搞一个酷酷的名字,讲义也似乎有点料,吸引大家来听课,结果给人的却是牛头不对马嘴的随机发挥式忽悠。这不就是玩忽职守!不务正业吗?社会学习,我可是花钱花时间来买你的课程效果和价值的啊!给出的是何等糟糕的体验和感受啊!

看在你的一个稍微靠谱的观点,人生的三大财富:健康、思维、信用。我就当做你是久疏课堂的原因了。我认为你有料,可是没有以非常好的形式,最精彩地呈现给受众,没有切中主题的讲演,当然仍属于:扯淡!

我认为,人要有理想和追求,做教授就该有自己的东西,要能创造会教导!

近代以降,人类从伟大的文艺复兴,一直走到科学人文昌盛的今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无疑就是永远坚持对理想和深沉情感的追求,坚持梦想者推动自身和世界的前行。你是教授,你也有培训的事业,还有咨询公司,你就该把传道、授业、解惑的理想体现在教学中,坚持把思想和见闻升华为智慧传播给学生!让学生借你的力量,你的眼睛、思想、智慧成就新的传奇!

坚持梦想者的路径,并非单一的循序而行,创新是坚持梦想者的路径和手段。创造力带来的改变直抵人心,引发共鸣,激发了人们对“创新”的深刻理解。

只有理解了的概念或者主题,才能带有鲜明的色彩,让学生听之受益。拾人牙慧,东拼西凑没有理解和消化的概念和主题,只会增加学生的迷茫和困惑!他自己就可以百度一键找到答案的,何必舟车劳顿来求索呢?

无论清华,北大等各种有名没名的大学的EMBA、MBA课程里面,很多是闭门造车的课程,没有基于市场基于客户角度思考的课程开发,不关注学员的困惑,学员的实际需求,以灌输为主,案例教学也是浅尝辄止,较少针对学员企业的案例搜集,听来让人失望。普遍感觉:赚钱是第一目标,让学生成功成才是次要的。无论交多少学费的,大多数人没有真正的发生改变,或者改变命运!而更多的只好求拓展同学人脉了!听课,还不如去YY听,去网上搜世界名校的公开课,至于交朋友和拓展人脉,其实方法很多很多---,一个更加开发透明的时代,我们有更多更好的获取知识和增长智慧的简单,快捷,经济,有效的途径---

“变则通,通则久”。文化渊源的国度,无论中国,或者德国,在历史上就有创新的传统。中国文化以“日新又新”为盛德;而德国哲学强调于变化中理解本质。东西文化对于创新的理解相异又趋同,都是因为人类永不枯竭的创造力,一直在思变渴求新境,深沉的人类情感在造物上达到了深刻地共鸣。

思变者常新。故此,我们,与所有坚持梦想者同行,于思维砥砺的路途上;在日新又新的探索中。

教与学,不思变,不创新,就会被时代抛弃!教授的不精于本业,学生以出离和气愤地早撤为无声的警示。是时候,该考虑顾客的感受了,等世界公开大学和更多的教学模式创新应用普及后,教授也是可以被市场迅速区分出来的,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