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应只有2%左右


 中国的经济增长应该只有2%左右



4月15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经济增长数据,一季度中国GDP增速放缓至7%,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低,也为2009年以来第一季度最低,其他的几个数据也不是很乐观。这个数据与官方之前设定的数字惊人一致,似乎是政府要多少这个数据就是多少,好象其中有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因素,这又一次让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真实情况更加关心。当然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在长期以GDP为核心的增长模式下,政府赋予GDP太多的内涵,中国的经济已经与民生不相关,而只与这个数字的大小有关,其实这种增长思路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民众并不关心GDP的增长率到底是多少,人们关心的是最根本的民生问题——就业。经济增长只是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标,真正的目标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为社会财富的分配带来公平。所以,如果我们从就业来分析一下中国的经济增长,恐怕数字又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回事。不过这没有关系,老百姓并不关心这个。我们下面就用几个数据来分析一下:

2014年中国GDP数据总量为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去年全年增长率为7.4%;2014年中国的人均GDP约为46531元。根据这组数据,中国经济每增长1%,其经济总量就会增加6365亿元。2014年中国的就业人口约为77253万人,就业人口人均产值约为82387万元。如果年GDP1%增量除以就业人均产值,可以知道中国经济每增长1%,即需要773万的新增劳动力,当然这个数字的前提是人均劳动生产率没有太大的变化。如果年增长率达到7%,就可以每年创造5411万个就业岗位。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足以消化掉所有需要就业的人口!

按照官方公布的数字,中国2014年解决的新增就业人数只有1200多万人左右。如果用这个数据反推回去计算经济增长,中国2014年的经济增长就不是7%,而是应该在1.55%左右,这个数据大大低于目前公布的数字。如果再考虑劳动生产率增长和经济活动不平衡等因素,中国全年的经济增长率则应该在2%左右。

到底哪一个数据更加可信?我们认为,就业数据由于受人为干扰较少,所以应该比较真实,而GDP数据由于承载的内涵太多,其真实性已无从谈起。所以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至少是有效的经济增长率也就在2%左右,这个数据不应该会有太大的偏差。

可能会有很多人反对这个数据,认为如果承认这个数据可能会严重打击中国经济的信心。但我们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一是经济增长要看实际效果,而不是看几个数字,数字只是给经济学家和政府部门决策用的,并不是数字越大越好,老百姓看的是实际效果,他们并不关心此数据;二是中国经济总体还是稳定的,不会因为我们说低了,就会将中国的实际情况推翻掉,这还是得看事实情况,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并不会受到所公布的数字高低影响;三是有助于中国调整经济发展思路,从追求GDP增长转移到追求民生改善上来,这也是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通行做法,宏观经济追求四大目标,即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收支平衡,其实只有充分就业才是真正的目标,其他三个都应当是手段,这几年我们将经济增长当成了目标,真实的情况将有助于我们进行发展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