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NBC网站报道,世界银行下调了对东亚地区2015-2016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称其原因是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仍在继续放缓,这是因为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正在致力于解决金融脆弱性的问题,并朝着更具持续性的增长道路转型。
根据世界银行在周一公布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更新》报告中作出的预期,2015年和2016年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将为6.7%,低于去年10月份预期的6.9%和6.8%。在2014年中,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为6.9%。
报告显示,预计中国201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7.1%,2016年为7.0%,分别低于此前预期的7.2%和7.1%。世界银行在报告中指出:“(中国政府正在)继续采取措施来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和影子银行,设法降低过剩的产能过剩,抑制能源需求以及控制污染,这将令投资和制造业的增长遭到削弱。”但报告同时指出:“但是,定向经济刺激措施预计将继续削弱(前述问题)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影响。”
投资者将在周三获得有关中国经济健康性的更多信息,届时中国政府将公布第一季度的GDP数据。经济学家预计,中国第一季度的GDP增长速度为7%,创下六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除了中国以外,东亚地区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则更加乐观一些,主要由于原油价格下跌有利于该地区的许多国家。世界银行预测称,东亚地区其他国家今年的GDP增长速度将提高0.5个百分点,至5.1%。
世界银行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副行长阿克塞尔·冯·托森伯格(Axel van Trotsenburg)发表声明称:“原油价格的下跌将提高该地区许多国家的国内需求,并为其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来推进财政改革,这种改革措施将起到提高政府收入以及将公共支出转移到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用途中去的作用。”
他进一步指出:“这些改革措施将可改善东亚地区的竞争力,可帮助该地区重新获得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发动机’之一的地位。”
柬埔寨、菲律宾、泰国和太平洋诸岛国都将是东亚地区因全球原油价格下跌而受益最多的国家。但在另一方面,马来西亚和巴比亚新几内亚等东亚地区的原油净出口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则将有所放缓,其政府收入也将下降。
世界银行发出警告称,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逆风”——如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且不均匀、美联储预计将会加息的前景以及美元走强等——令东亚地区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体面临风险。美联储加息和美元走强将令借款成本提高,并带来金融波动性,降低流入东亚地区的国际资本。另外该行还指出,美元兑其他货币的汇率继续上涨,也可能会导致柬埔寨和东帝汶等高度美元化的经济体受损。
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首席经济学家Sudhir Shetty称:“想要解决这些风险,增强财政政策是关键所在。在油价处于较低水平的形势下,无论是原油进口国还是出口国,都应改革能源定价以促进更具持续性和更加合理的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