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蜜月期在预测中归来


笔者在2012年就预测2013年后中印进入蜜月期,笔者作为长期研究印度经济的专家,早就建议中国主动拉动印度进行合作经济,而非是朝南坐的应付态度。但是,此前的上届政府并没有采纳笔者的建议,相反,本届政府上任后完全以笔者的建议路线图去操作,结果显示出良好的迹象。习近平主席在没有印度总理来访后就提前让外长王毅去年6月作为习近平主席的特使到访印度,并且会见莫迪,去年9月习近平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今年,印度外长来华访问,一般来讲是部长接待,最多总理接见,国家主席没有这种规矩,但是,习近平却主动破格接待印度外长,笔者认为,这是很好的出牌。印度总理要到3月后待印度国家安全顾问访华后才访问中国。中印蜜月期在预测中归来,本次的蜜月主要内容如下。

 

1、印度外长斯瓦拉杰六点新主张“向中国示好”,她说:“印度和中国可以一起实现‘亚洲新世纪’。”

 

222日,中俄印外长在北京举行了第13次会晤,三方发表联合公报,外长们欢迎将“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列入第69届联合国大会议程,支持联合国和会员国倡议举办相关纪念活动。这显然是一致谴责日本。

 

3、印度《第一邮报》以“谁害怕莫迪与奥巴马的‘兄弟情’?肯定不是中国”为题,印度与奥巴马的战略合作,不能以牺牲与中国的关系为代价,必须小心谨慎。美国与中国经济相互依赖,奥巴马在新德里对企业家们说,美中年贸易额高达5500亿美元,与印度只有1000亿美元。中国拥有4万亿美元外储,超过70%是美国政府债券,相当于3万亿美元,这比印度2万亿美元的GDP总量还多,印度必须在美国和中国的交往中达成良好的平衡。

 

4、虽然印度与奥巴马签署了《亚太及太平洋地区联合战略构想》,承诺共同努力,捍卫航海自由,海上安全和空域安全,特别是南海。22日,中国邀请印俄两国签署一份建议,希望在亚太地区建立一套由联合国主导的集体安全机制。这是制衡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问题是,印度与中美均签了安全协议,但是,印度显然知道从奥巴马那里得到的东西没有从中印这里得到的更多。

 

5、中印外长反复申明是独立国家,不结盟,多次说明不支持对俄罗斯经济制裁。

 

6、在中俄联合公报中,共同推荐印度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印度希望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同时,印度也表示支持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这是对抗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要知道去年,印度并不想加入亚太自贸区,为什么突然扭转态度了呢?笔者认为,主要与奥巴马成为跛脚鸭有关,与印度经济发展离开中国成为不可能有关。

 

7、莫迪通过基建武装阿鲁纳恰尔邦后,发现并没有吸引力和推动力,那里就是一根鸡肋,为了这根鸡肋与中国交恶失去发展经济的机会相比,是贪小失大。所以,本次印度外长说中印边界问题根本就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了。

 

822日,中俄印达成三国建立共同的知识数据库、工贸、农业、救灾和卫生。三国外长共同呼吁“立即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

 

922日,中印俄三国外交联合公报中,发誓要“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稳定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一个“多级”世界。

 

1020149月,上合组织观察员国印度递交了加入该机构的正式申请,北京不反对新德里谋求成为这个欧亚一体化组织的正式成员,作为上合轮值主席国,俄罗斯完全支持印度的申请。

 

11、中国同意在印度建设两个经济开发区,协助印度发展经济。

 

12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在家乡古吉拉特邦接待习近平主席,今年,习近平在老家西安接待莫迪。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无论是中印的外交、经贸合作,还是印度谋求在亚洲的影响力,还是俄罗斯谋求中印俄一起推动影响力,还是领导人以家乡来接待对方的私人亲密性,莫迪上任从对华强硬到认识到阿鲁纳恰尔邦是鸡肋,认识到中美经济的深度难以挑拨成功,必须务实与中国合作经济才是上乘战略,均显示出中印蜜月期归来了。由此可以下结论,笔者2012年预测的2013年后中印进入蜜月期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