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因“搬进般出”而被免职警醒啥?
为应付检查搬到小办公室,“风声过后”又搬回超标办公室。湖北十堰市人社局局长孙照军在“清房改革”中玩起了“搬进搬出”游戏。近日,孙照军因违规使用办公用房被免职。(2015年2月26日新华网)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自上而下进行的反“四风”、转作风方面的专项整治和整改落实。该项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对作风建设是否长效化、常态化的重要检验,容不得应付,也来不得马虎。然而,让人惊诧的是,前文提及的这位人社局局长,在“清房改革”中居然与组织上玩起了“搬进搬出”游戏,属于典型的顶风违纪,对其进行免职处理,是正风肃纪的必然选择,也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生动范本,更是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严重警醒。
纠风治乱不会“一阵风”。 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反对“四风”问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是一件阶段性工作,更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必须长期坚持,绝不能也不允许反弹、反复。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于中央以及上级的禁令要求和决策部署,要坚决落实,以好的作风抓出好的作风。前文提及的这位人社局局长拿中央和上级的要求当儿戏,应付检查、欺上瞒下,以新的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以新的官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是典型的以乱治乱、以下犯上,对其严肃处理,就是告诫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纠风治乱不会“一阵风”,并且要露头就打,防微杜渐,才能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侥幸心理不是“救命草”。诚实守信,是做人底线,更是为官根本。然而,纵观官场之内,总有一些党员干部包括少数领导干部,习惯于自我伪装,满足于自我感觉良好,对于党纪国法,常常不去遵守、不愿执行,喜欢玩“躲猫猫”游戏,热衷于打“擦边球”,甚至明知故犯、我行我素,还自以为是、自欺欺人地认为没人发现、无人知晓。前文提及的这位人社局局长在“清房改革”中为应付检查搬到小办公室,“风声过后”又搬回超标办公室,玩起“搬进搬出”游戏,除了没有法纪意识外,还有侥幸心理在作怪。但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侥幸应付只能蒙混一时,蒙骗不了一世。犯上作乱,总是要受到惩罚的,侥幸绝不是“救命稻草”。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正道上一路走好。
领导干部不能“搞特殊”。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不搞特殊化,就能始终与全体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始终得到广大党员、干部以及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否则,就会背离宗旨、背叛人民。然而,一些单位歪风盛行,人心思腐;少数干部官本位严重,特权思想泛滥,极大地败坏了党风政风。前文提及的这位人社局局长,自认为自己是局长,就可以享受享受,这样的特权思想和特殊待遇不仅要不得,还必须坚决抵制。任何目无法纪、不把法纪当回事、以为位高权重就可以越位滥权的人,最终都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惩。对于这一点,谁都不要幻想有什么“保险箱”,谁都不要指望有什么“法外开恩”。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绝不是喊在嘴上的口号,必须落实到行动中、实施在细节上,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权威,始终保持反“四风”、反腐败的高压态势,我们就能正党风、得民心,真正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能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否则可能前功尽弃;作风建设还需要举一反三,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否则也将无功而返。十堰市委在处理孙照军违规使用办公用房问题的同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市开展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清理“回头看”专项行动,对发现的问题将依纪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并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我们也希望各级各地党政部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够以此为鉴,对作风建设来一次全面“回头看”、全面“大检修”,让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永驻人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倪洋军)
相关新闻:
湖北十堰人社局局长因搬回超标办公室被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