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跺跺脚,三界颤三颤”常常形容一个人能量无穷,力大无比。这个能量抑或是正能量,但多半是淫威。有人网上大喊“辽宁省丹东市日林集团王文良抢占土地不给补偿”,也有人实名举报王文良巨资贿赂陈铁新,从而在丹东骄横跋扈、滥施淫威。这些“旧闻”,因为王文良的“人大代表”标签而熠熠生辉,永远发光。在丹东,有人不服这淫威,张口便来“你知道东港白云大桥下的棺材事件吗?”这件事说的是,日林公司准备占地,有人拒不同意,在东港白云大桥下放了两口棺材,说是为自己夫妻两人准备的,直接挑明自己立场。
然而,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据说,后来日林集团就没敢动,只得绕道而行。这样的旧闻乍一听挺“血腥”的,但仔细一想,可见王文良在当地知名度颇高,在任何坊间新闻里都能占据头条位置,当地老百姓对王文良也喜闻乐道,这也足可推敲此人实力有多大,影响有多大。
亿万富翁、丹东帅哥、人大代表……王文良身上这些爆人眼球的标签,近日又被《纽约时报》新补“挥金如土,但无视工人安危的暴发户”而扬名海内外。王文良之所以成为国内外媒体舆论的焦点,其发家史有点儿复杂,这还需要相关机构明察暗访,查缺补漏,以使其“丰功伟绩”曝光于世人面前。
笔者单就说些近前的事儿——美籍华人胡铭与丹东市法院的“纠葛”。这些年对胡铭来说,“心里颇不宁静”,先是应了王文良的邀请,屁颠屁颠从美国跑到丹东投巨资建厂,之后就被王文良根据“狸猫换太子”的宫廷戏如法炮制了“丹东金海源侵吞事件”。本来,胡铭平平安安,因为他的厂子被王文良非法注销、巨资被侵吞是偷偷摸摸,胡并不知情。但不幸的是,这个相信海外资产义不容辞受法律保护的“美国佬”,在丹东太过天真,跑到相关部门要告王文良。结果,胡铭告御状不成反被诬,被套上俩罪名,“被计划”坐穿中国监牢。而王文良自始至终相安无事,波澜不惊,处之坦然,国内外来回自如。
丹东法院俨然成了王文良整人的利器和工具。正如胡铭的主审法官陶占华亲口说的:“历史的经验值得记取,王文良想整谁就整谁,之前已经有好几个王文良给他的仇人治罪的先例。”又说:“在丹东没有王文良办不成的事儿,他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如果被王文良所“办”的人主动向他服软,“开了庭也可以中途休庭,找个理由退回检察院,甚至即便是一审判了,在上诉二审期间也可以再找个理由退回检察院。”
这点端倪,在今年1月20日,胡铭职务侵占罪庭审上被“表演”地淋漓尽致,骇人听闻。事情是这样子的:
时间:1月20日;地点: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人民法院;主角:胡铭(美籍华人)、审判长陶占华,以及胡铭的两位辩护律师: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郭乘希和北京华城律师事务所律师贾方义;剧情时长:9时至18时(中间无休息)。
先交代一下人物背景。郭乘希和贾方义,在2013年共同发起“张艺谋超生损害公共利益”公益诉讼,索赔10亿元人民币作为社会资源侵占补偿费和惩罚性社会公益赔偿金,成为中国首例因为超生侵占社会公共资源提起的公益诉讼,最终让张艺谋掏“罚金”7487854元。2011年,两人参与“渤海公益诉讼”,并推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将“公益诉讼”的法律规定突破性地写进法律,为民间公益组织等社会维权活动提供了基本法的依据,成为中国民主法治进步的里程碑事件。为此,两人被赞誉为著名维权律师、中国百强大律师。
这样的两位重量级人物一登场,就让某些人很不满。故事情节是这样子的:
一、开庭前临时换律师法庭照样开
9时10分左右,庭审现场突然吵闹起来。郭乘希与贾方义作为胡铭新更换的两个辩护律师,由于没有收到起诉书、法院开庭传票,申请延期审理。审判长陶占华冲他们大吼:“今天必须得开,一切都安排好了,不能延期。”
(“一切都安排好了”的背景含义:有记者描述,当天,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人民法院门外,聚集了四五百名警察,他们用鹰一样的眼神注视着每一位附近的路人。数家媒体记者也在人群中簇动。他们因为被安检阻挡在门外,时不时叹气,摇摇头,或耳语一番。)
郭乘希问:“按照最高法的有关司法解释律师有15天的庭前准备时间,法院为此临时宣布改期也是保障被告人依法享有辩护权的体现。”
“我说开就开。”陶占华猛击法槌,说到。
“我们都还没准备好,庭审怎么开?再说,我们还没阅卷,这个辩护我们做不了。这会让我的当事人没有辩护律师,只能自辩。”同时为胡铭做辩护律师的北京华城律师事务所贾方义也说到。
“自辩就自辩,那是你们的事。” 陶占华说完就通过一道门走出法庭。
“我要求申诉,这是不合法的。我要找你们院长。”郭乘希语气严厉,转身对旁听席的希尔加特纳-李旁边的女翻译说:“我的当事人是美国公民,享有在美国诉讼的权利,我要申请,让我的当事人在美国接受审判。请原文翻译给他。”
不一会儿,法警将郭、贾两位律师叫至法庭旁的一间屋子里,接着就听到郭乘希高亢而激动的声音:“他是谁?他是谁?凭什么威胁我?他是谁?谁能告诉我?”吵闹声、起哄声混杂着扑向法庭。
郭乘希进到法庭,高声说到:“太离谱了,从来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人。”
时间划至9时40分,庭审正式开始。胡铭被带上法庭,面色苍白,但却镇定自若。随他一起被带上法庭的还有丹东帕斯特公司前财务总监林晗。据了解,林晗曾在胡铭前一个案子中出庭,为胡铭做证人,这次被羁押看守所的罪名跟胡铭一样,也是“职务侵占罪”。
庭审刚刚开始,胡铭律师郭乘希在法庭上称:“按照法律程序,法庭开庭前3天通知律师,我们也向法院提交了延期开庭的申请书,法院同不同意需出具书面答复。” 贾方义称:“由于这是涉及国外的特别案件,希望法庭能慎重考虑。”
陶占华回应:“法院已经按照程序向原辩护人送达了开庭审理通知书,但是原辩护人未提交取消委托的申请书,今天你们提交申请委托书,怎么能说是法院没有通知呢?”
陶占华又说:“我延不延期审理,按着我的程序慢慢走。现在还不到延不延期的时候。”说完,就扭头问胡铭是否愿意更换律师。
二、女律师被十几名法警强行拖出法庭
时针划至17时25分,胡铭“职务侵占案”庭审从上午9时许开庭,已经连续进行了8个多小时,中间丝毫没有停顿。此时,法庭内突然传出一阵骚动,数十名法警鱼贯而出,一个女律师被众人架着拖出法庭。女律师还大喊:“我不退庭,我没有违反你们要拘留我吗?”
这位女律师即郭乘希。第二天,郭乘希在其实名认证的新浪微博写道:“本律师当庭发表辩护意见时,见书记员停下记录在玩手机,要求审判长纠正,审判长陶占华冲我吼道‘闭嘴’,指挥法警:‘把她清除出去!’十几名法警拥上前团团围住,将本律师强行拖出法庭。”
这次“野蛮”而离奇的庭审,更让她不可思议是,公诉人也处处在给审判长做帮腔。当时,公诉人突然厉声说:“这个时间还没回家,还不能给家人发短信通知一下吗?”
“当我重新发表辩护意见时,审判长陶占华对书记员说‘能记多少记多少’,我就说‘我再慢一点说’,审判长陶占华突然打断我的讲话,说‘下一位辩护人发言’。我就质问‘我没发言完毕,怎么就下一位呢?’陶占华说‘我就这么定的。’并大声说‘给我清出去!’” 郭乘希说,庭审现场十几名法警围拢过来,不由分说将她拖出法庭。
1月21日,即此事发生的第二天,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发表讲话称对“法官老把律师赶出法庭”现象百思不得其解,并认为这需要“提高庭审能力和转变审判观念”,最高法已经准备修改完善庭审规则。
不久,此微博被删。
三、旁听席位被陌生人占满
“太匪夷所思了!” 跟郭乘希一样,被告人家属也有同样的感受。据此人回忆,整个庭审过程中有很多事情让人无法理解。
“犯罪嫌疑人家属最多只能进两位。”那天一大早,法警大声一喊,让不少前来旁听的人员错愕不已,瞬间分出两拨人来,一拨人继续往前走,另一拨人则站到法庭门口往里张望,脸上写满了无奈。法警仔仔细细核对每一位旁听人员的身份信息,还询问:“跟犯罪嫌疑人什么关系?”一边在盘问旁听人员,一边将其身份信息认真记录在册。一丝不苟的样子,让人无形中压力倍增,如心上压了块巨石。
胡铭因涉嫌“职务侵占罪”一案在1号审判庭举行。据此人回忆,当他步入庭审现场时,旁听席上座无虚席,除了美国大使馆副领事希尔加特纳-李(Lee Hilgartner),还有报案称胡铭涉嫌职务侵占罪的现任帕斯特法定代表人李发达,其他人皆是陌生面孔。“怎么来了这么多陌生人?”此人事后直犯嘀咕。
“让我们很奇怪的是,被告人家属被安排在了旁听席最后一排。后面还站了不少穿着便衣的人。法警则在门口和旁听席座位两侧徘徊,明显有种被特意监视起来的感觉。”此人说,审判长、公诉人、书记员等人依然是胡铭前一个案子的审判人员,只不过两个公诉人换了下角色,之前发言的这次保持沉默,之前保持沉默的开始说话。
细细品味细节,不难发现,一边是两位重量级律师突然登场让某人备感不能控制的压力,另一边,因两人的突然出现打破了某人事先“一切都安排好了”的局面,自然惶恐而不知所措。
“一切都安排好了”的确切含义:
一是,庭审外面,聚集了四五百名警察,其效能无论是维持秩序还是“镇压”不利势力,狼子野心可见一斑。
二是,犯罪嫌疑人家属最多只能进两位,便于控制。你们不是要求公开审理吗,我公开了,可法庭太小,容不下太多菩萨,家属要限额,记者当然没位子了。这岂不是心虚的表现哈。
三是,旁听席位被陌生人占满,被告人家属被安排在了旁听席最后一排。法警、便衣警察四处徘徊,对现场人员严密监视。
“一切都安排好了”的或许还有庭审过程和庭审结果,但好像因两位超级不速之客的到来,“安排”被打破,法院自然要冒汗。开庭前临时换律师法庭照样开和女律师被十几名法警强行拖出法庭的怪事自然顺理成章、不足为奇。(彭木子)
更多内容:搜索胡铭网、胡铭喊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