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基础词汇解释(三)


   整编/陈益峰

  14、祖山

  风水家把发脉的山称为”祖。杨筠松是用望气法来看,《撼龙经》说:“寻龙望气先寻,云雾多生是龙脊,春夏之交与二分,夜向云霓生处觅;云霓先生绝高顶,此是龙楼宝殿定,大脊微微云自生,雾气如多反难证。先寻雾气识正龙,却望枝龙观远应,因就正龙行处,认取破禄中间行……”。

  丘延翰的《天机素书》内也记载这种望气法。古代的交通不便利,要寻找祖山,必须花费很久的时间,经历险境,现代则轻而易举,从卫星照片、空测图及各种地图,就可迅速查得。

  15、太祖山

  龙之初,是一个大区域(全世界.全国)的最高峰;如世界最高峰的喜马拉雅山,中国最高峰的昆仑山,日本的富士山,台湾的玉山……都是太祖山。其山高大,石骨鳞峋,为群山之特拔者;远望耸秀、可爱,近觑巉岩、可畏。

  据镇一方,乃群龙之所从出,大则为邦国都郡,小则为县邑。山体端严方正,则一方所产之人,多贤能俊秀;偏斜低小,则一方所产之人,多愚蠢粗顽。

  16、少祖山

  是太祖山发之后,再冲起的高山,又称为应星;其形状与太祖山不同,或尖、或圆、或方,精神充满,形象秀丽。风水家以此山定龙的美恶。古语云:“辞楼下殿峰峦秀,预似前头异气钟。”少的意义是:接续太,如人伦的继志述事,克绍箕裘,有任重道远的负担。大祖为祖山,少祖为宗山。

  17、列祖山

     列祖是总举先人的称谓,少祖山发之后再起高峰,三三两两、五五六六,这些中间相间的山峰都叫做列祖山。此山多属斜身旁落,开分龙的山峰,在九星中,多是破军星、禄存星的形体。从列祖山可分辨龙的行

  18、父母山

  结穴的主山叫父母山,又叫玄武脑、盖山、照山、太阳山。廖璃说:“若是山家结穴龙,定起主星峰。”此山以星举开面,穿心者为上,旁出者次之。风水在在寻龙的历程中,是从太祖山分别龙的贵贱,从少祖山分别龙的善恶,从列祖山分别龙的去向,从父母山分别龙的作用。

  一般人最喜坐后靠着山峰。但杨筠松的《都天宝照经》说:“家家坟宅后高悬,太阳不照太阴偏;必主其家多寂寞,男孤女寡实堪怜。”即指出山龙、平洋的不同,山龙以背靠端秀山峰为正局,挨星要旺山旺向之局。平洋大都后空,以坐空为正局。

  19、胎息

  风水家把龙的结作用人类交媾、怀孕以传宗接代的行为来比喻,父母山出名叫胎--是父母精血所孕;结穴处名叫息--是精子与卵子结合所育的婴儿。也有人以玄武脑后的一节山为父母,落处为胎,束咽过峡处为息,再起玄武脑(主山)为孕,结安处为育,这是另一种说法,不必太拘泥。

  20、枝干

  龙的正叫干,分叫枝,这可用果树来比喻,《枝干法》所述。枝和干又有大小的分别,一条山打下来,旁有分龙,则本龙称为干;分龙之下,又再分龙,则初分之龙又称为干,就像人有子有孙一般,枝的看法也是如此。宋.吴景鸾说:“枝干明而嫡庶分。”干为嫡,枝为庶。其中又有干中干、干中枝、枝中干、枝中枝的分别。

  干的力量大,枝的力量小,但风水家分富贵贫贱,幷非以枝干为依据,而是看山形体所构成的龙格。

  21、脉气

  风水家把龙(山)、无形的气,比喻为人身的经络气血。人体的十二经络与奇经八管气,是生血之本。气是经发出来的,旺,气也旺,凡是垄局耸的,气势雄壮;欹斜的,气垫袁弱;破碎的,气势陷;低小的,气势无力。风水家因形以察气,因气以求,因以求结,达到这个程度,才能判吉凶、别作用。

  清代章仲山说:“气由形辨,舍形何由以辨气之生死?气因理之,舍理何由以见气之坚哀?”气的判别是分为有形的(龙势、星辰、穴情、土色、水流董和无形的(元运、挨星),必须有退局的峦头和理气的修养才能做到精微入神的境界。

  22、起伏

  地势的高低落差叫做起伏,风水家所谓的起是指星峰高出众山之外,伏是指龙脉潜隐于土地之中。龙有起、伏才表示这条龙是生活、有精神的,若没有起、伏,就是呆块--顽蠢的死龙。《葬经》说:“葬乘生气。”气贵于生;生者,活也,龙有起、伏才是活的,才有藏风聚气,界水止气的形势。

  ——风水堪舆学传人陈益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