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先前的下跌,在俺的眼里就是一种相对于铁矿石、橡胶、白银之类的补跌行为。但在专家们眼里,它的下跌就是一种阴谋论,意在击垮俄罗斯,还有就是美国的页岩油丰产、OPEC不减产之故。
当商品跌至目前的113.56,相对于危机后高点223.94,总体跌幅达49.28%,年度跌幅达16.72%(136.36/113.56)。
而每当一种商品连续阴跌或单边下行,或短时间内暴跌时,专家们都会及时、准确地引用暴跌概念,用得最多的莫过于:“高库存概念”、“需求不旺”、“丰产/扩产概念”等等。
(美国)石油经历过单边腰斩,并且完成反抽工作后,开始新一轮下行过程中,专家们再度极力鼓吹石油要跌至多少:下破30、下破25或至20?
但第二轮下行最终止于39.53,与历史高点147.94而言,总体跌幅高达73.27%,与白银、铁矿石,橡胶(中国的)总体跌幅不相上下,它的功能已经由补跌功能转化为:对商品未来方向的控制。
或许正是这种控制作用(压制作用),让中国的玉米由过去的高度抗跌特性,转化为单边下跌行为(2535/1788),因为商品的熊市并非会在一两天内结束,故而玉米转熊并与其它商品一道走上熊途才是正道,因为玉米不是股票、也不是中国的房产,不可以长时间内站在历史之巅。
现在石油在第二轮下行至39.53,开始低幅度反抽至52.1,近期又回踩至44.30,再度攻至48左右。
从浪形结构来看,美国石油基于39.53而言,反弹的周期可能太短,反弹的幅度偏低。
故而预判:美国石油有望在十二月中旬挑战60美元/桶。
当美国石油挑战60美元/桶过程中,或许为中国超卖后的商品提供反弹样本。
这种反弹,正是为缓解超高库存服务的。
因为只有上涨,才能吸引人们参与做多,而一味地做空,显然是无法消灭超高库存的。
当你回顾橡胶的六个(多)下跌浪,每到超卖后都会去做反弹的,而这种反弹最终把参与者锁在高位;反弹后再做空是不是更好。
因此,超卖后,尤其是短线的、中线的、长线的都处于超卖状态下,反弹路可能就在你的前方!
但在此轮反弹前,中国商品会不会搞多品种(3-5个)单日玩跌停游戏或权重品种:铜搞2.5个跌停游戏,做多者还是得小心一点?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