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堵还是成本太低的原因


 中国拥堵还是成本太低的原因

-----一位美籍华人来武汉讲学面对城市蜗牛般爬行的感慨!

汪华斌

一位美籍华人来武汉讲学,我有幸陪同了一次;可能是我运气不好的原因,我们的车竟然在街道口这里如同蜗牛般的爬行。我说这是我们中国人太多了,所以现在的汽车也多了起来。然而这位教授却说这可能还是现在的城市成本太低了的原因,因为这么多汽车相互交叉行使应该都是费用很低的原因;所以上班宁可开车几个小时,也不愿意在上班地附近买房。我说我们今天社会的房子再也不是居住的了,因为不少有钱人都把它当成增值的产物了;正因为如此,越是上班附近越是上班人买不起的商品房;所以现在城市绝大部分还是居住在自己父母亲那代人的小产权房,从而使我们今天的社会上班与居住没有任何规律性。这位教授说既然连住房都买不起,可为何这么多人依然开车上下班呢?

是啊!中国城市再也不是高成本生活的概念了,因为除了住房就再也找不到城市高成本的项目了;因为我们现在买的生活必需品竟然比我回老家农村买的便宜。而现在我开车回乡下去需要走高速公路,而这每公路又需要交纳高速公路费;所以这每公里1元多钱就是出行成本。反而如果总在城市里开,却没有这个成本;因此说汽车居然还是在大城市行使最便宜。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国人虽然根本就买不起住房;但20万元以下的车子却是绝大多数家的能够买得起的。如果一个月平均收入水平能够超过3000多元的人,即使每天开车上下班也是能够的;因为现在城市的最高用车养车费用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2000元还包括:保险、油费、停车费、过桥费、保养和维修等。正因为如此低成本,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宁愿没有住房也要开小车上下班。

如果我们社会真的实现住房是满足上下班的居住功能,我们社会就应该将住房价格大幅度下降;然后学习美国交纳高房产税,从而将住房从增值功能变为实际的居住功能。更重要的是买住房的人必须符合步行能够上下班的条件,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城市拥堵的可能;汽车是增加汽车在城市里的出行成本,如同高速公路收费那样对城市行使的车辆收费;而且还是按照拥堵状况进行不同地段收费不同的原则。也就是说越是拥堵厉害的地段其收费越高,从而从城市出行成本上疏通交通。

当然如果收费就要解决中国的官本位问题,因为官本位问题是收费的主要瓶颈;因为官本位的任何收费全部是公款报销。如我这次国庆节我的一个亲戚家的子女全部是当官的,竟然全部开单位的公车出去游玩;因为这油费或各种与车有关的费用,自然是全部由单位的公款包了;所以官本位的问题不解决就无法疏通城市交通。也就是说城市按路段收费没有特权,除了执行公务的警察车和出租车免费外;应该连军车都不能免费,因为你军车到城市拥堵之处去干啥;所以军车也应该收费。

这次国庆节期间朋友们说我聪明,就是安排在国庆节前旅游;而他们不少人在国庆节出行,结果遭遇到高速公路处处堵塞。为什么,不是因为国庆节放假;而是因为高速公路免费,所以国庆节通过高速公路长途出行的人特别多。这就是成本概念,如果出行成本高于乘坐旅游车出行;我们社会能有这么多人会自己开车旅游吗?

按照我们社会目前的管理原则,中国社会将会实现每人一套住房和一台车的现实;当然这是两极分化的产物而不是平均分配的概念,因为我们社会目前拥有几百套住房的人有的是;所以没有住房的则永远是绝大多数人。同样我们社会的汽车再也不是身份的象征,因为进入老百姓家的汽车也比比皆是了。然而现在绝大多数人是把汽车当成一种身份象征,所以平常放在家中的汽车是越来越多;正因为遇到节假日出行成本低再加上通过其它途径出行困难,所以节假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拥堵再也不是新闻了。因为它与城市拥堵的规律性一样,就是因为成本太低造成的;而城市出行成本低的还有摩托车与电动车,这些低成本的车得到快速发展;从而成为了城市拥堵的原因。解决这些原因都不难,提高成本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