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王二》连载三


十二点半,公民王二在家吃完了午饭,准备睡个午觉。公民王二有个习惯,每天必须睡午觉,否则下午就像瘟鸡似的,打不起一点儿精神。今天早上,公民王二把那个东西贴完,回办公室办了点儿私事,然后下楼到图书馆借了两本书,就打车回家了。公民王二老婆不在家,公民王二就打开音响,边欣赏“贝六”即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 ),边在冰箱里找了几片面包,挖了几勺草霉酱抹在上面,又弄了一杯牛奶,就着水果色拉,在舒畅、惬意,还有点儿轻柔的音乐声中凑合了一顿。虽说是凑合,公民王二还是有了点儿在国外的感觉。

 

公民五二刚钻进被窝,电话就响了。是公民王二的同事刘七打来的。刘七是博士,是学政治学的,三十岁出点儿头,前两年才从学校分到公民王二所在的研究所。准确点儿说,刘七还是公民王二的学生。因为刘七读博士时,公民王二给刘七上过课,而且刘七的博士论文的答辩,公民王二也参加了。刘七的博士论文的题目是《现代中外选举法之比较研究》。公民王二记得,刘七的博士论文资料丰富而准确,条理清晰、逻辑连贯,论点之支撑坚固且大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文字练达流畅,时不时冒出一两个文采飞扬的句子来,但又不失学术论文之风格;厚厚的一大本,光中外文参考文献就好几十页。可惜的是,至今还没找到出版单位。前两个月,公民王二帮忙联系了一家出版社,有个小编辑对此选题极感兴趣。眼看就要签出版合同了,那家出版社的总编说这本书太厚,刘七又坚持不让删,出了要赔钱,就让刘七交两万块钱,作为出版补贴。刘七说,“除非抢银行,要不上哪儿找钱去。”于是这事就放下了。

 

刘七在电话里问公民王二吃完饭没有。公民王二说吃了,正准备睡午觉。刘七说“王老师,上午好几个人找您,您都不在。他们就找我,说我是您的学生,让我代表您。我怎么能代表您呢?”公民王二问,“代表我什么?”刘七说,“有几个人说要替您成立个竞选班子,问您同不同意;还说如果您同意,就让我当竞选班子的头儿。他们的理由是一,我是您的学生,学生应该为老师出力;二,我是专家,熟悉这事,也懂得分寸。我想也是,我是责无旁贷。”

 

公民王二对着电话说,“刘七,我看成立竞选班子,怕不妥,选个区人大代表,又不是选美国总统,没必要弄得乍乍乎乎的。资产阶级的那一套,咱不学,学了也没用。刘七呀,做事得有个分寸。你还年轻,有才华,又能干,很有前途,别为这事犯错误,耽误了前程,尤其是政治错误,一犯上,不得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刘七又说话了。“王老师,您不知道,按程序选人大代表,琐碎事不少,麻烦事很多。您肯定忙不开。说是竞选班子,不过是借个外来词,campaign team,其实就是怕您忙不过来,帮您做点具体事,免得耽误了您的宝贵时间。我知道做事的分寸。”

 

“我没什么具体事,就是有具体事,也不用你们帮忙。”公民王二停顿了一下,说,“我现在只是表个态,按程序,还没到那一步呢,就是到了那一步,咱们机关推举不推举得上我,还是个未知数。就算推举上了我,我把我的那个东西改几个字,让朋友给彩印两万份,拿出去散发就是了。”公民王二上大学前曾在印刷厂当过几年工人。公民王二有这个把握,当然公民王二准备按工价给人家钱。

 

“要是推举不上呢, 王老师?”刘七问。“推举不上,就算了。”公民王二回答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推举不上,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公民王二边说边心里盘算,他那个东西彩印两万份大约得用多少钱。刘七在那边急着说,“那不行!王老师,这次一定得把您推举上。程序固然重要,但现在的程序未必就是最合理的程序。按现在这个程序,八成推举不上您。所以有必要来点小小的突破,让您选上。”刘七不等公民王二再说话,喘了一口气,马上又说:“王老师,以您的学问、您的地位、您的能力,应该能选上。刚才党办秘书碰上我,还说要投您一票呢。”王民公二听了,忙说:“刘七,不要这样说,让外人听见了不好。我不就是个研究员嘛,没你说的那么邪乎,没有那么……那么high reputation(高的声誉)。”公民王二一时想不出合适的词,一着急,冒出一句英文来。

 

“王老师,您不能这么说。您这么说也不是您的一贯风格。这不是您个人的事。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大事。我记得您在我的博士论文鉴定书上明明白白的写过,‘前瞻性’之类的话。咱们也算是读过几年书的人。咱们不‘前瞻’谁‘前瞻’呢?

 

公民王二打了个哈欠。公民王二有点儿困了,想睡觉。公民王二想挂上电话,就对刘七说,“求同存异吧。我得睡觉了,不过我声明。第一我不同意成立你们那个campaign team。第二我也不同意你代表我。”公民王二又打了个哈欠,接着说,“刘七,就这样吧。我得休息了。”

 

公民王二放下电话,又躺下了。迷迷糊糊中,电话又响了。公民王二心想,这一觉恐怕是睡不成了。公民王二拿起话机,听见“喂”的一声,就知道是张三打来的。r>张三说:“昨天你把你那个东西让我看,我还以为你小子是想写小说,找素材,没想到你他妈的倒来真的了。”张三和公民王二是大学同班同学,同一寝室,住上下铺,共事多年,新近又成了邻居,所以跟公民王二说话没遮拦。张三对公民王二说,上午开了个会,专门研究公民王二的事;拿出了个意见,首长同意了。张三向公民王二传达了那三条意见。公民王二笑了。张三又叮嘱公民王二:“你小子悠着点儿,别出圈儿。出了圈儿,我都不好办。”公民王二打着哈欠说:“知道,知道”,就把电话挂上了。

 

公民王二实在困了,又怕电话响,就又起身,到客厅把电话开关关上了。公民王二回到卧室,一会儿就睡着了。轻柔、和缓且略有节奏的呼噜声在昏暗昏暗的卧室间飘来飘去。公民王二这一觉睡得――真香。

 

公民王二醒来时,公民王二老婆早就回来了。公民王二老婆说:“什么时候了还睡觉!”公民王二就起了床,拉开窗帘一看,天都擦黑了。公民王二洗了把脸,觉得精神抖擞起来,就回到卧室兼书房干事去了。一会儿,公民王二老婆的呼机响了。公民王二老婆一看,就冲着公民王二嚷嚷:“你怎么把电话关了一下午,人家打都打不进来。”公民王二忙说:“忘了,忘了”,并向公民王二老婆致歉。

 

半个小时以后,公民王二老婆在厨房做饭,电话又响了。公民王二拿起电话。一个女次高音传了过来,声音说不上严厉,但也不是能用像“银铃般”之类的词来形容的那种,更谈不上温柔。那个女次高音先叫了一声:“王老师”,然后向公民王二作自我介绍,说她是公民王二所在机关另一个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叫胡八,也是学政治学的。公民王二不坐班,认不全机关的人,听了这声音,很快在脑子里搜索。搜索了半天,公民王二还是想不起胡八这个人来,公民王二想,可能是新来的,没见过。

 

胡八说给公民王二打了一下午电话,没人接。现在好容易打了进来。公民王二问有什么事。胡八说:她下午一上班,就找到了刘七,商量为公民王二成立竞选班子的事。刘七说不成立了,因为没经费。胡八说她愿意把一本书的稿费大约八千块钱捐出来当活动经费。刘七说那也不成,因为公民王二不同意。胡八就问公民王二为什么不同意。刘七说他也不知道。胡八说刘七是公民王二的学生,应该知道,怀疑刘七知道而不告诉她。可刘七说他真的不知道。结果胡八差点儿和刘七吵起来。胡八跟刘七说,“你们不要不好意思,不就是八千块钱嘛,我乐意。我愿意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做贡献。”胡八还说不仅愿意出钱而且愿意出力。刘七说不是钱的问题。胡八就追问那是什么问题。刘七就又说是公民王二不同意,胡八就又问刘七公民王二为什么不同意。刘七自己中午没说动公民王二,憋了一肚子火,懒得跟胡八费口舌,就不理胡八。胡八觉得很委屈,心想自己是热脸蛋贴在凉屁股上,差点儿哭出来。刘七见胡八要哭,就心软了,但把和公民王二通的电话再叙述一遍,太罗嗦又太麻烦,就让胡八直接跟公民王二说。刘七想如果胡八真说动了公民王二,那就再好不过了。于是刘七把公民王二家的电话告诉了胡八。胡八打了一下午,到了天黑才打通。

 

公民王二听了胡八的这些话,心里很感动,真想让胡八、刘七他们去弄,但转念想起张三的电话,就又态度坚决起来。公民王二跟胡八说了半天,无非是重复与刘七的电话。可胡八说,刘七说的对,这不是公民王二的私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每个人都有份儿;还说公民王二你怕什么,你又没什么官儿可丢,大不了还是当你的研究员。公民王二说不是这个问题,是程序问题。胡八说,总没人改这个程序,就老是这个程序;老是这个程序,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就不能进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完善不起来。公民王二说自己懂这个道理,但事情总得一步步地来,饭总得一口口地吃。胡八就说自己也懂这个道理,但一步步地来不等于不来,一口口地吃不等于不吃;还引用公民王二那个东西里的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争朝夕,等等。公民王二说不过,就跟她讲尼克松,说尼克松提倡的“务实的理想主义”有道理,光务实,时间长了,难免鼠目寸光,变成井底之蛙;光理想主义,成天想着“水中月”、“镜中花”,没准儿哪天就成了神经病。公民王二由尼克松的“务实的理想主义”扯到了中国国情,又从中国国情扯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王二讲得头头是道,条理清楚,用词准确,像是给学生上课。公民王二觉得很有说服力,当然也感到有些口干舌燥。可胡八听不进去,还说,公民王二说话是嘴不对着心,干打雷不下雨,不敢真枪真炮地练,是临阵脱逃。公民王二说不是。胡八说是,并说如果公民王二不同意,明天就到机关散布公民王二是伪君子,不让大家投公民王二的票。

 

话说到这份上,公民王二最初对胡八的感激之情已经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公民王二觉得该挂电话了。公民王二心平气和地对胡八说:“谢谢你对我的支持与信任。我理解你,可我也希望你能理解我。我最后只能跟你说一句:我绝不是一个嘴不对着心的伪君子。”公民王二说完,就挂上了电话。说完这句话。不知怎么搞的,公民王二突然想起上大学前与初恋情人分手时的一句话,好像跟这差不多,只是当时说的不是“伪君子”,说的好像是“陈世美”。

 

公民王二挂上电话,已经十点半了。公民王二老婆睡觉了。公民王二坐在电脑前,又忙了起来。一家杂志约的稿子刚起了个头,可人家却催好几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