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格培训动员
徐景安
2014年8月26 日
一、为什么进行幸福人格培训试点
公司决定,选择海吉星进行幸福人格培训试点。大家会觉得,忙一天了,搞什么幸福人格,不如让我们早点回去休息,睡上一个好觉就幸福。我知道,在座各位,很忙、很累,生活的压力、职场的竞争、人际的矛盾,让人身心疲惫。问起幸福不幸福,大多数人可能回答,不幸福。但能怎么着呢?什么也改变不了,一天天过呗!一个80岁的人,能活29200天。高兴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不幸福的活着,不是白活一辈子?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还是要活得开心、活得愉快、活得幸福,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生命。等闭眼的那一天,想想活得蛮幸福,没有白在人世间走一遭,还值,这就死而无憾了。所以,一个人再忙,还是要想想怎么使自己幸福。公司抽出宝贵的时间、花了很大精力,来做这项试点,希望员工们受益,能幸福的生活、幸福的工作,这样公司的各项工也会做好,公司也受益。
过去,我们开会大多是布置工作,动员大家完成任务。今天开这个会,是动员幸福,怎么使大家活得开心。大家愿不愿意?!
说起幸福,不少人的习惯思维,一是幻想于目标,要是我有一套别墅、一辆靓车、一笔巨款,那我幸福了……二是埋怨于命运,生于条件不好的家庭、没有毕业于名牌大学、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三是归罪于运气,怎么碰上这么一个不近人情的领导、不好合作的同事、不讲道理的顾客、不善解人意的老婆、不听话的孩子……四是抱怨于社会,不公平、不合理、不道德。总之,自己的幸福,取决自己不可改变的客观、不能驾御的命运、不可控的条件、不可求的机遇。 这样讨论幸福,越说越泄气。
幸福既来自客观环境,也来自主观努力。我们希望社会进步,为民众幸福创造条件。希望公司改进,为员工幸福创造条件。但是,外部的条件的改变,我们不可能尽人如意。我们要改变能够改变的,又必须面对不能改变的。对不能改变的,或者眼下不能改变的,如果我们就生气、抱怨、牢骚,以至消极、不满、放纵,而表现在工作中、生活上,这一定会得到外界负面的评价,就更不幸福。比如,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薪水、更好的待遇、更高的职位,这很正常啊!可是因为没有达到自己希望的,就情绪低落、工作马虎,这就会引起领导不满而批评、顾客不满而投诉,那就更不幸福了。正确的选择,就是承认现实、接受现实、应对现实,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实、改变命运。
我了解到,公司一部分新员工,对同工不同酬有意见,干同一个工作薪酬差距太大。由于学历、工龄不同,有差别是合理的,但差距太大,是要逐步调整的。大家提出来,是应该的。公司应予以考虑。但是,这又不是一下子可解决的。怎么办呢?如果各位有更好的选择,有更好的工作岗位,可以另谋高就。但如今就业岗位也不好找,还是选择留下,那么就应该面对与接受现实,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表现好,奖励多,更有提升的机会,命运是可以改变的。相反,对此耿耿于怀,牢骚满腹,情绪低落,不好好工作,那就不会有好的结果,一定是不幸福的。
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消极的情绪、阴暗的心理,一定带来不好的结果。积极的情绪、阳光的态度,一定带来好的结果。俗话说: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心情。在不可变中求变,树立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幸福的钥匙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们过去做过员工幸福感调查,问你哪里滿意,哪里不满意,通过评分测量幸福感,作为公司整改的依据。我们这次是做幸福人格测评,分为五个方面,爱自己、爱他人、爱工作、爱社会、爱自然,是自己评自己,以此为镜子,提升幸福感。
二、怎么开展幸福人格培训试点?
我们发给大家《幸福人格自评表》,分为员工与管理层。由每一位对照量表自己打分。
(一)爱自己:分为身体健康、心态平和、人生定位,3个支项,19项行为。
(二)爱他人:分为亲爱家人、亲近周围、博爱他人,3个支项,20项行为。
三、爱工作:分为工作目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精神、工作技术、工作关系,6个支项,20项行为。
四、爱社会:分为社会秩序、社会公益、社会责任、社会正义,4个支项,10项行为。
五、爱自然:分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个支项,8项行为。
每项行为,有3个选项,如:“人生定位”中“人生目标明确1.5-2分,只有近期打算1分,得过且过0分”。 “工作作风 ”中“一丝不苟,注重细节1.5-2分,大体完成任务1分,大事不会做、小事做不好0分”。77项行为,满分为100分。
操作方法:
一、将表发给每个员工,对照每项行为的3个选项,自己打分。
二、以10人左右为互助互爱小组,《幸福人格量表》在10人小组内传阅。
三、每个月开一次小组会,就一个专题,大家交流,自己讲进步,他人讲优点。
四、企业根据《幸福人格量表》反映的共同弱项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活动。
五、半年总结与年终总结,幸福人格指数有多少提高,评幸福人格优秀者、幸福人格进步者。
六、制定幸福币奖励计划,获幸福人格优秀奖、幸福人格进步奖,得幸福币多少;获顾客表杨得幸福币多少;设其他优胜者,得幸福币多少。累积幸福币多少,可奖励国内旅游,带薪休假,邀父母出席表彰会,也可兑换电影表,或者奖金等等。
这里有几点说明:
第一、幸福人格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员工的幸福。爱自己、爱他人、爱工作、爱社会、爱自然的五爱中,爱自己放在第一位。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爱自己的。弗洛伊德提出:本我、自我、超我。我提出:从本能的爱自己——利己而损害他人,提升为理性的爱自己——利已而不损害他人,再提升为感悟的爱自己——利己也利他。所谓爱自己,就是满足自己的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个“利”普遍认为是物质利益。这是最大的误区。金钱、财富是“利”的一种。助人为乐,乐也是利。人的利益的综合体现,就是幸福。幸福是人的终极目的。金钱、财富是生存的基础和幸福的条件,不是人生的目的和目标。为金钱而不择手段,丢弃良心道德、违法犯罪,最终堕入地狱。把“利”片面地误解为物质利益,想的就是怎么满足自己的需要,得到了就感到愉快、幸福。但是,忘了一个人能付出,证明自己有能力、被需要、受欢迎,这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你们想一想,一个人被家人、朋友、同事、顾客所需要,被单位、社会、国家甚至人类所需要,这个人就是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一定会感到愉快、幸福。所以,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一定不会只想到自己,只是滿足自己的需要,一定想到别人,一定愿意付出,爱他人、爱工作、爱社会、爱自然。
第二、幸福人格培训的关键是自省,一个人人格的提升,关键在于愿意反省,认识自己、面对自己。可这是很困难的事。我们看别人、谈社会,头头是道、清清楚楚,这个不对,那个不行,但很少对照自己做得如何?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二千多年提出:“要认识你自己”。今天我们采取自评的方式,就是“要认识你自己”。这就要实事就是地给自己打分。身上有缺点的员工会感到有压力、不自在。其实,一个人什么样,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称,就在于勇于承认,面对自己。分评得低,会不会不好看?我们倡导“诚实对己才能诚信待人,承认缺点是最大的进步”, 不作横向比较,只与自己相比。今天评分低了,下次评分高,这就体现进步。不实事就事地把自己评得过高,反倒容易让人家不看好。
第三、幸福人格培训的方式是互助。以10人左右为互助互爱小组,爱自己、爱他人、爱工作、爱社会、爱自然中,每个月讨论一个题,其中爱工作分两次讨论,这样半年就轮一遍。下半年再轮一遍,也就是有两次评分的机会,可以看出哪些方面进步了。讨论中,首先是自己讲,怎么给自己打的分,然后大家评。请注意:大家只评对方的优点,讲他好的地方,不讲他的缺点。这样,既能激励同事发扬优点、做得更好,也是自己很好的学习机会。希望互助会开得生动活泼,气氛活跃,形式多样。
三、怎么养成幸福人格?
人格是指一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互动表现出来的一种思想模式、行为模式和情绪模式的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品德。
好的人格,表现出人格魅力。大气、开朗、豁达、幽默、自信、谦逊、热情、果断、努力、慷慨……这样的人,讨人喜欢,受人尊敬、被人爱戴。
有缺点的人格,表现为人格缺陷。自私、狭隘、多疑、敏感、自卑、傲慢、冲动、脆弱……这样的人,就人缘不好,不合群,朋友少。
说到这里,我们当代中国人有许多人格缺陷。联合国公布《全球国民素质道德水平调查及排名》,中国排在167位,即世界倒数第二。对世界各国的游客是否受欢迎作调查,中国游客属最不受欢迎的,也是世界倒数第二。中国国民不讲礼貌、不守秩序、投机取巧、摆谱显阔,遭人厌、惹人烦。奥巴马对中国人的评价是:“中国全民上上下下唯一的崇拜就是权力和金钱,自私自利。”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告別中国时说中国人“不为长远未来谋福,愿为眼前的小利冒险”。日本留学生认为:“中国人胆小、恭顺、懦弱、虚伪、圆滑、爱耍小聪明”。中国人的人格缺点,多少都会反映在我们每一人身上。但是,至今为止,我们没有找到办法提高国民素质。用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这样的道德口号,没有人听、没有人信。幸福人格培训,承认每一个人首先就是爱自己的,从爱自己出发,提升、引导追求幸福。为了自己的幸福,要爱他人、爱工作、爱社会、爱自然。这个道理是能为大家,尤其是年轻人所接受。我们的试点对人格的提升起到作用,是具有伟大意义的!
人格是由先天遗传、生长环境、社会影响、学习认知综合因素形成的,人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习惯,这就是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人格也具有可塑性,人格毕竟是受自我意识调控的,因而是可以改善、提升的。认知观念改变,即“自我认知”,从而改变行为,长期行为的坚持,即“自我体验”,就会养成习惯,习惯就会影响性格,从而改变人格,这就是“自我养成”。
幸福人格培训就是从“自我认知”开始,通过互助、学习、讨论加深“自我认知”,促进观念的改变,这就要落实在行动上,行为的改变,得到大家的肯定、鼓励、表扬,而体会到快乐、愉悦,这就是“自我体验”。幸福人格培训就是要形成一种氛围,大家都朝这个目标努力,就会使良好的行为坚持下去,成为习惯、文化,从而使人格得到提升。
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把人分为3类:自燃性的人、可燃性的人、不燃性的人。这里所谓的“燃性”,是指对事物的热情。自燃性的人是指最先行动,并将其活力和能量带动周围的人。可燃性的人,是指受到自燃性的人或其他已活跃起来的人的影响,能够活跃起来的人。不燃性的人是指,即使从周围受到影响,但也不为所动,反而打击周围人热情或意愿的人。
幸福人格培训就是由自燃性的人带动越来越多可燃性的人,当然一定有不燃性的人,希望越少越好。
人格决定命运,幸福不幸福不是由职位、学历、薪酬决定的,归根到底,是你这个人能不能为他人、社会所接纳、信任、欢迎、爱戴,而不是反感、讨厌、躲避、诅咒。正如西方哲学家所说:“对人来说最需要的东西还是人”。
最后,我希望从今天起大家改变一个观念,把每天来公司上班、回家与亲人团聚以及与同事、顾客、朋友相处,都当作是幸福的训练,碰到好运与好事,你就体验幸福。碰到困难与纠结,就当作幸福的难题考试。把工作生活的不愉快,都作为一道道题、一门门作业,去化解、处理。用这样的心态对待工作与生活,就会提升幸福的智慧和能力。活着就是体验幸福,同时活着也就是训练如何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