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快速迭代、颠覆、创新为主的互联网新环境,所有传统企业都嗅到了危机感,企业转型显得刻不容缓。
2014年8月,由学力银行发起主办,由中欧校友积极参与的企业联合大学U-MBA班在上海开课,学力银行CEO余传林老师主讲的《互联网思维的人力资源变革》拉开了第十届U-MBA课程序幕,引发了企业高管的极大反响。
U-MBA是由企业自己联合举办的具有实战但又不脱离理论的MBA课程。U-MBA重点关注“商业模式、人力资源、机制建设”,从“道、人、术”三大维度,采用联合办学形式,以案例教学模式为主,注重实效实战实在。
余传林老师带领企业家和企业高管们从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的角度,切入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困局,关于如何用“道、人、术”的逻辑来迎接转型挑战展开了思辨式交流和讨论。
何谓“道”?道的层面就是解决商业模式、经营思维、组织战略三大问题。互联网世界是平的,没有区域市场之分。传统时代,可以做区域品牌老大,互联网上没有这个机会。小米短短四年崛起取得巨大成功,模仿小米模式的却未成功,一个商业模式只能存活一个企业,腾讯模拟阿里巴巴做电商失败,阿里模仿微信搞来往同样失败。在互联网时代转型要成功并非易事,必须用互联网思维考虑组织战略,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
何谓“人”?人的层面就是解决组织能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中欧人力资源教授杨国安老师在杨三角人力资源模型认为,一个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必须拥有一个优秀的战略和优秀的组织能力。在互联网时代,组织能力更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联合大学现场,学力银行CEO余传林老师也曾提出,在新形势下,从“管理自主、组织能力、柔性扁平和人才体验”四大方面构建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民主组织形态是必然的趋势。
何谓“术”?术的层面就是解决工具、方法、思路的问题,引导企业管理持续创新。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要转型要学运用互联网工具来进行管理创新,组织能力建设需要CEO的推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要帮助公司诊断并设计出工具,例如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可以利用信息化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去做线上、线下培训管理,利用工具提高效率,更好地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赢得竞争优势。
互联网时代的变革,必然会引发思维、模式、战略的变革,当企业所处的大环境变化的时候,企业内部小环境也要从“道”的层面发生变化,才不会固步自封。不变革是等死,变革是找死。只有主动去变革,从“人”的层面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的组织能力,处理好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关系,并从“术”的层面进行管理创新,企业才会有一线生机,才会走向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