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乘客坐飞机可能不需要买票


本文作者是许娓玮,《中国信息化周报》授权刊发。

 

“(未来)乘客坐飞机可能不需要买票,只要享受我们的增值服务就可以乘坐,这是有可能的。”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龙庚在接受《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表示。

 

他认为南航的信息化未来更多的是发展企业应用的互联网化,“所以,我们希望像京东、淘宝的模式发展,将来可能会和传统服务不同,向社交化、互联网商品化发展。”

 

信息化之路

 

中国信息化周报:请谈一下南航目前的整体信息化建设情况。

 

龙庚:现在我们可以将整个公司的IT系统像互联网一样来看待,一方面在底层硬件这一块,我们现在的硬件、数据存储和文件存储已经做到虚拟化,也就是按照软件来分配资源,比如内存、CPU。另一方面是在数据库这一块,我们开始像淘宝一样,逐渐不去用商业的闭源软件,逐渐用免费的开源软件来部署。

 

另外,以前我们主要是以大机、小型机为主,现在我们逐渐采用廉价的单片机来部署我们的数据库。

 

中间层,以前我们的系统也像很多企业一样存在着一个个孤岛,但是通过四、五年的建设,我们已经建成了五大数据核心,这五大数据核心按照我们主要的业务领域,包括财务、产品、服务、旅客、航班来划分,同时相应的IT系统的服务接口也建立起来了。这样,中间一个大的平台打通了。

 

在用户应用这一层我们比较重视移动化,比如我们做任何系统都会优先考虑移动系统的建设,而且我们强调按照岗位来建设移动客户端。

 

在应用层我们讲究个性化,也就是说你的岗位用的就是你所需要的东西,有很多种类,可以是手机或者电脑。

 

我们的用户应用层讲究个性化,中间的服务平台讲究平台化,底层讲究虚拟化,这就像云计算的思想一样,底层是Iass, 中间层是Pass ,顶层是Sass

 

信息化全面支撑南航业务

 

中国信息化周报:和其他行业的信息化相比,民航领域的信息化工作具有哪些特殊性?

 

龙庚:民航信息化是非常复杂的,不像有些公司的信息化只需要一个ERP或者一个CRM就可以了。但是民航涉及的东西很多,比如民航的电子商务涉及卖票,还有代理人,还涉及大客户和小型客户这方面用户的销售。此外,还有B2BB2C。而在销售过程中还涉及收益管理,这又跟酒店管理挂钩了,我们的一个座位可能相当于他们的床位。这是针对销售而言的。

 

而在服务这块则需要更加精细化,旅客乘坐飞机最讲究服务,旅客的接触点非常多,能最直接感受到的接触点就有20多个。

 

另外,飞机运行是非常专业的,仅飞机维修这块我们就有庞大的专业维修队伍。而南航的内部管理也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我们的员工总共有十万左右。

 

所以,我们和很多的CRM完全不一样,我们是客户主导型的服务企业,更需要技术创新。

 

中国信息化周报:信息技术在南航经营管理的各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龙庚:从目前来讲,南航对信息化技术的依赖特别强,我们很多的IT系统一分钟都不能停,停下来就会影响飞机的起降。另外就是在销售方面,如果系统停下来损失就会很大。

 

所以,信息化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对飞行的保障,还有提供多渠道的服务。在销售这块,我们基本是网络规模销售,因为现在直销越来越多。

 

举个例子,787飞机整个飞机都是靠软件来控制的,包括飞机和地面的沟通都需要我们的软件来支持,包括将来飞机机舱内的WiFi等提供的服务都需要IT支持。所以从买票到飞完,乘客和南航可能有20多个接触点,每个接触点实际上接触的都是我们的IT系统。

 

与很多公司相比,IT技术对于航空公司而言更加重要,现在航空业务越来越依赖IT技术。

 

走向企业应用互联网化

 

中国信息化周报:微信是南航在航空领域第一个做的,南航最初开发微信的初衷是什么?

 

龙庚:开发微信也是南航一贯喜欢技术创新的一个点,很多东西都是南航第一个做的,比如电子值机、电子登机、身份证值机、电子值机牌、电子货单等。实际上,南航的很多技术不仅在航空业,而且在整个行业里都是首创的,比如百度的群应用、Windows8的应用。微信也是南航第一个做的,我们最初并没想到微信会那么火。

 

我们公司也是一种创新的文化,包括我们公司的CIO都在时刻关注着最前沿的技术,所以公司在技术上最大的创新其实是我们公司的CIO胡臣杰的推动。

 

中国信息化周报:南航是如何定义微信的?

 

龙庚:我们对微信的定位比较高,我们将微信定位为第五大服务平台。最开始我们主要以网站作为服务平台提供服务,后来比较重视短信,有一段时间我们都喜欢使用短信,同时我们的呼叫中心95539也是一个重要的服务平台。有了苹果以后,我们最先把苹果应用建立起来,这是第四大平台。现在有这么多人在使用微信,所以我们把微信定位为第五大服务平台。我们认为我们的旅客有的喜欢用微信,有的喜欢用APP,有的喜欢用电话,所以每一种渠道对于我们而言都很重要,这就是我们对微信的定位。

 

中国信息化周报:目前,微信在南航的应用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龙庚:现在,我们大约有160万以上的微信用户,很多人都通过微信查航班、办理值机。而且我们的业务部门也非常注重微信的应用,特价宣传都是在微信上做的。

 

中国信息化周报:目前,南航是否应用了大数据?

 

龙庚:我们对大数据的应用还处于摸索的阶段,现在对大数据的定义各不相同。我们也有很多的数据,但是还构不成大数据,比如我们的数据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运用,像“五大数据核心”,它实际上也有很多数据,这种传统型的数据库就可以处理。第二是我们成立了数据分析和数据仓库部门,第三是我们还成立了开源实验室,专门来研究hadoop这些大数据架构,这些架构的最终目的是将我们后台的数据打通,成为没有一个个系统的概念,就像淘宝一样,后台是一个大的数据库,一个大的文件系统。所以,我们将现在越来越多的社交数据进行分析,语音、图片等所有非结构化的东西都放在大数据上运行起来。

 

另外还有一块,因为南航的飞行员、飞机数量都是亚洲第一的,我们有500多架飞机,飞行员、空姐都是上万的,对于这些人员和飞机之间的排班、模型计算、模型研究,我们专门成立了研究院,研究一些算法去实现这些数据的价值,将这些数据建立一些价值模型,还有排班模型,让南航的空姐、飞行员、地面服务人员的工作能够更加高效的运转。另外,我们将旅客的消费行为以及服务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从而发现旅客的服务要求,为南航产生价值。

 

中国信息化周报:南航在移动化方面有哪些应用?

 

龙庚:移动化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像我们的乘务长,每个人都有一个iPad,通过iPad她可以看到每一个位置上的乘客喜欢吃什么,曾经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旅客有什么偏好她立即就能发现。我们的飞行员也有iPad,里面装载了他的所有航空地图还有操作手册,我们叫做电子飞行包。以前飞行员要拿好几公斤的书去翻页,现在可以用电子飞行包。现在,我们的领导可以通过手机直接看到我们的经营分析数据。所以,现在的内部管理更加高效。我们希望通过移动化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因为移动化能让旅客的社交化放到移动化上。

 

中国信息化周报:请您谈一下未来几年南航的信息化发展方向?

 

龙庚:概括的讲,南航的信息化未来更多的是发展企业应用的互联网化。所以,我们希望像京东、淘宝的模式发展,将来可能会和传统服务不同,向社交化、互联网商品化发展。乘客坐飞机可能不需要买票,只要享受我们的增值服务就可以乘坐,这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