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老周(一):“明星”周董


专访老周(一):“明星”周董

 

此“周董”不是耍“双节棍”那位歌星,此“明星”也不是演艺界靠博取眼球而财源滚滚的艺人。周董是湖北省一家民营企业的董事长,他既是当地的明星企业家,也是活跃的全国人大代表。

虽然身处县城,周董的公司却是全国精制棉行业的龙头企业,无论就产值规模还是盈利水平来说,周董的公司都是全国第一。就技术水平来讲,周董的公司领先全国,而且接近了发达国家水平。不过,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周董所关注的,更多是三农问题。

周董连续几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他不是那种以浮名为荣的哗众取宠的代表,也不是那种单纯作为表决机器的木偶。来自基层的周代表,有着农民的踏实劲儿,有着工人的认真劲儿。既然被选为代表,就要切实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代表是活跃的提案者,是积极的发言者。他的提案或者发言从来不是泛泛而谈的歌功颂德,也不是敷衍了事的指鹿为马,更不是轻描淡写的瞒天过海。他总能针对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实践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并总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思路。因为常年深入田间地头调研,他对现实中国农村有着切实的体会。

2011年的人代会上,有代表发言中对四万亿投资以来农村的水利建设表示乐观,认为在将近一万亿的水利建设投资之后,农田灌溉已经不成问题。周代表一听,甚为着急。就他所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村水利建设不是没有问题了,而是大有问题。国家专项资金在大众型水库及大中型沟渠的大力投入,确实改善了农田水利状况,但是,由于缺乏基层建设的配套,小型沟渠及引水入田还存在重重困难。周代表提出,建成距离田地最近、灌水成本最低、农民用水最便捷的当家堰,应该成为进一步投资重点之一。

各级政府对当家堰建设甚为热心和支持,很多地方掀起了建设当家堰的热潮。不过,一项活动,即使是民生工程,一旦成为运动,就免不了走形式走过场。而且,在政府主导之下,成为运动的民生工程可能会蜕化为寻租热潮。比如,建设一个当家堰,地方政府投资1000万,中标者拿到项目之后,可能以800万转给某施工方,该施工方可能再以500万转给另一工程队。最后接下工程的,可能只得到50万。有关系的承包者赚了大钱,最后干活的职能喝到点稀粥,这样的工程质量自然无法保证。

周董说起这些,只是摇头,只是苦笑。

 

20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