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外交部长王毅8日开始应邀访问印度。王毅当天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指出,习近平主席有望将在年内正式访印。相信在中印新一代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必将推进中印关系开创新时代,达到新高度。王毅在接受《印度教徒报》书面采访时表示,我非常荣幸能够在印度新政府成立伊始,作为习近平主席特使访问印度。我曾多次到访这个美丽的国家,此行与以往不同,这是一次传递信息之旅,结识朋友之旅,也是巩固友谊之旅,寻求合作之旅。(中新网6月9日)
如果日本《日刊现代》8日不刊文说,本月初在西方七国首脑会议(G7)上,日相安倍曾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举行首脑会谈的请求,遭奥巴马拒绝。仅给了安倍5分钟,而对于在峰会期间,安倍提出“日美首脑会谈”,直到最后奥巴马仍坚持说“不”。笔者并没有打算这时对中印关系作进一步解读。关于奥巴马拒绝安倍,国际在线援引日本前外官的话说:“拒绝同盟国希望举行首脑会谈的请求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大家都在布鲁塞尔,应该能抽出时间。原本奥巴马就很轻视安倍,4月他作为国宾访日时会见了安倍首相,可能再次得出了‘这个人不行’的结论。”他直言不讳道,他认为奥巴马已经放弃了安倍。在安倍担任首相期间,日美两国很有可能不会再次举行首脑会谈。这对日本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此与安倍上任之初的咄咄逼人和日媒推波助澜相较,焦虑的奥巴马的“幡然醒悟”,无异在加速安倍试图“包围中国”的另一个计划顺利流产。何况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绝无可能会被安倍牵着鼻子走。并义无反顾地跟着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屁股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抗。超越日本可能也是印度的梦想。弹丸之地的日本领导国土庞大的印度,本来就是一个耻辱。何况印度并列中国、埃及等同为四大文明古国,印度是其中之一。
照此逻辑思考,印度的心态越来越清晰,中国的战略布局,也越来越明显。日前,中国不但派出了最高领导人特使,工信部长苗圩去参加埃及新总统——前陆军总司令塞西将军的就职典礼。还在向亚洲受“颜色革命”伤害严重的小兄弟——泰国陆军司令巴育释放出理解的信号的同时,委派王毅外长为特使前往印度访问。据新闻记录,出访期间,王毅将分别与印度新外长史瓦拉吉、新总理莫迪及总统穆克吉会面。需要明确的是,在这里提及埃及与泰国,意图很明显,在亚洲受到“颜色革命”蛊惑,深受其害的国家,正在摆脱西方的控制,并以强势的手腕,还以各自国民朗朗乾坤,恢复国家秩序。过去在美国的怂恿下,亚洲一些国家受到了“颜色革命”的蛊惑,令国家一度隐入无政府状态。
其中,受害最为严重的是,与欧亚接壤的乌克兰。现在看来,那里的局势需要有俄总统普京前来掌勺,溶入世界的中国在与俄罗斯签定4000亿天然气大单中,已经表达了对普京总统的支持,对俄的支持,并没有太多的精力,与美国、与欧洲进行过多的周旋。与其过于周旋,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也与习近平上任伊始即提出的“中国梦”相违背。明眼人都知道,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的最大内涵是“洗刷150年西方霸权给中国带来的耻辱”,但洗刷这一耻辱,靠嘴皮子不行,那叫“空谈误国”。而与之相对应的“实干兴邦”,却能有效地、永久地解决这一问题。至于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美日联盟,美菲联盟,及越南与菲律宾两国海军在海上打篮球的一幕,新加坡联合早报看的最明白。该报认为,看穿美国底牌的中国,有能力,也有勇气同时抵制与此间顽抗的日菲越联合对抗。并有着必胜的信心与决心。
观察舆论动向,法国媒体认为,王毅访印是吉兆,中印合作或将迈开更大步伐。此在对中印关系发展持乐观态度的笔者看来,这一调论是在提震世界对中印关系的看法。主因不仅仅因为两国都是拥核大国,更重要的这两个国家一衣带水,还是近邻。而这一点,多次访问过中国后,当选印度总理的莫迪更明白,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才是印度实现和平发展的基石。何况它与巴基斯坦还有着解不开的心结,虽说其就职典礼得到了巴总理亲身祝贺,他也提出了两国发展关系的前景,但莫迪不可能不顾及巴国是中国最重要的全天候伙伴的事实。从这次王毅到访的时间点上看,莫迪就任印度总理后还不到两周。竞选时,莫迪曾在集会中曾要求中国“摆脱扩张主义心态”,当时得到的回应是,“中国从未通过武力侵占他国领土”。
中国的上述回应,包涵的意义非常深。印度与与中国存在领土争议。为了这片土地,中国曾进行过一场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国边防部队针对印度军队在边境上的多次挑衅和入侵行为进行的一次反击作战。作战时间从1962年6月持续到11月。是一场发生在中国藏南和印度之间的边境战争。这场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而印度则称“瓦弄之战”。史料记载,中国军队在这次作战的军事层面上大获全胜。沉重地打击了印度尼赫鲁政府的地区霸权主义和扩张政策,保卫了中国西部的边防,打击了当时国际上的反华逆流和中国西藏的分裂主义势力,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尊严。但在战胜之后,中国因各方面原因单方面将军队后撤,使印度得以占领藏南中印争议地区。
然而,世纪跨越之后,不但中国经历了历史的巨变,进入习近平时代,印度也迎来了被外界一直视为强硬派与改革派的莫迪时代。印度人期望莫迪是“印度的邓小平”。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藉以莫迪出任新总理的契机,由外长王毅作为习近平的特使率先到访印度,并与印度包括印度总统穆克吉、新印度总理莫迪及新外长史瓦拉吉见面,传达出今年习近平可能访问印度的信号。这一信号对中印两国关系的发展来说无异是重大的。何况前期中国在胡锦涛时代,与时任印度总理的辛格,已为两国发展作了良好的铺垫。2012年胡锦涛访问了印度,跨越到习近平与辛格时代的交接处,中国总理李克强上任伊始,即与印度实现了《跨越喜喜马拉雅山的握手》。李克强访问了印度。
关于这次王毅访问印度,并与印外长史瓦拉吉就两国经济和其他课题进行的“具建设性和实质”会谈,印度外交部认为,这是中印政府具建设性的新开始,加强两国双边关系的良好开端。印国安顾问委员谷南吉在评价王毅访印时亦说,中国主动与印度新政府靠拢,是一个重要的表态。“印度和中国都是新兴的大国,希望印度的经济增长能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而重返复苏的道路,恢复在亚洲的地位。”另据报道,王毅在会见莫迪时提到了中印边界问题。凤凰卫视在报道这一消息时就称,习近平主席的特使王毅,昨日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面。两人在会面中谈到了中印边界的问题。该台分析,随着中印都在增强边防实力,两国如何在增加经贸合作的同时,确保边界的和平及安全,不会发生冲突,是两人讨论的重点。而习近平将于何时访问印度或是莫迪会否访华,也是王毅此行的重点之一。
根据国内媒体报道,王毅较早前接受《印度教徒报》书面采访时指出,习近平主席有望将在年内正式访印。“这些都充分展示出两国领导人致力于增进中印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的巨大诚意与决心。”王毅说,中方期待来自于中印合作的无穷潜力。他形容中印合作就像一个只露出冰山一角、等待发掘的巨大宝藏,一座正在不断积蓄能量、等待喷薄而出的巨型火山,令人憧憬和向往。他相信在中印新一代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必将推进中印关系开创新时代,达到新高度。中印务实合作面临三大重要机遇:一、优势互补的机遇,中国和印度分别是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大国,两国经济各具特色,优势互补;二、规模经济的机遇;三、地区和全球合作的机遇。(文/梁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