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越指挥家:机构投资者VS个人投资者
令我不解的是,为什么机构交易者的表现比个人交易者要好那么多。个人交易者一般都是50岁左右,已婚,大学毕业,通常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或者有自己的公司。你可以仔细思考一下,为什么那些精通计算机,整天读书的人们会围着25岁左右,在大学时经常玩球,毕业后就再没读过书的人们团团转。实际上,大多数个人交易者的交易寿命是以月为度量单位的,而机构交易者却年复一年为他们的公司赚进大笔的钱。是因为他们反应敏捷吗?不对,年轻的个人交易者也像年龄大的一样被淘汰。要不就是因为机构交易者有大量的培训机会,但事实上大多数公司都吝啬得很。
一些机构交易者,在为公司赚了一大笔钱以后,就想自己出去单干。他们退出公司后,在同样的市场,用同样的交易系统交易,并与他们的同行保持密切联系——等待他们的却是失败。几个月后,大部分牛仔们又回到猎头公司去找分析指导的工作。为什么他们能为公司赚钱,却不能为自己赚钱呢?
当一个机构交易者辞职以后,就离开了那个帮他掌握纪律和控制风险的经理。那个经理为每个交易者的每笔交易设定最大风险,这类似个人交易者的2%原则。投资公司资金雄厚,其风险上限金额如果以美元计的话非常大,但占总资本的百分比却很小。如果交易者越过那个上限,则将被辞退。个人交易者可以打破2%原则,并自欺欺人地隐瞒起来,但投资公司的经理却像老鹰一样一直盯着他的交易者。个人交易者可以把原则扔进鞋盒里,但经理很快就会把那些容易冲动的交易者辞退,他使机构交易者免受重大亏损,而正是这种重大亏损使得许多个人账户破产。
另外,经理还为每个交易者设置了当月最大允许亏损额。当某个交易者的亏损达到那个水平时,在那个月的剩余时间里,会暂时取消他的交易权利。我们总在不停地绕圈,有时我们与市场之间非常和偕,有种点石成金的感觉。而有时我们却与市场不同步,所过之处都是障碍重重。你可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但当你持续亏损时,就是市场在以其独特的方式说你是错误的。
大多数个人交易者在持有正在亏损的仓位时,竭力想打成平局。输家认为一笔成功交易即将来临,他就要时来运转了。他不断增加交易次数,不断增加交易金额,其实是在自掘坟墓。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减小交易金额,并停下来检查一下自己的系统。经理在其交易者达到当月最大亏损额时会强迫他们退出交易。想象一下,在一间办公室里,同事们都在不停地交易,而你却在削铅笔,然后跑出去买三明治。交易者们竭力避免出现那种情况。这种环境压力激励他们不要亏损。
骑自行车,再努力也追不上宝马。说明平台很重要! 男人,再优秀,没女人也生不下孩子。说明合作很重要! 一个人,再有能力,也干不过一群人。说明团队很重要!白银布局中,多少资金可以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