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时,HDJ 台日剧《海容──小学生杀人事件》尚有最后几集未播,不知结局如何,但光是「小学生杀人事件」这七个字,已经足够令到懂汉字的人类集中眼球。
假如你与狼王父子同坐一室看这电视剧,就更觉恐怖,因为狼王就好像发疯的IQ 博士说:「小学生杀人,好呀好呀!多杀几个呀!小学生应该就开始学杀人喇
!」
70 后不良父母抬头
而小狼就会像小吉说:「杀呀杀呀!杀人呀!小学生学杀人呀!」但是,编剧与狼王父子都不是丧心病狂的人,反而是对社会有极大的爱心,对人类素质有所要求的人。
此话怎讲,先讲该日剧轮廓。故事讲述一个10 岁男童名叫智也,碰到素不相识的7 岁男童清贵,清贵的妈妈因为误会放学时间,以致清贵坐在门口不能归家,智也路过,主动问清贵是否需要协助,清贵说要如厕,智也见义勇为,带清贵回家如厕,这事由见义勇为开始,演变成智也用硬物击死清贵。
杀人表面是主线,但其实是引子,带出来的社会问题是,现代妈妈每每对周遭说自己尽心尽力,牺牲自我为孩子,但实际是不愿意尽责。
例如清贵的妈妈接放学迟到,是不肯面对真实的孩子,智也的妈妈每天上亲子网,以为上亲子网就等于有交功课,已勤力、尽责、完成使命,但实质感觉是儿子一抵家门,就敲起妈妈个人自由时间的丧钟。
表面上对人对己说关心孩子,但当智也早前遇到一场奇怪的袭击,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好」妈妈就指控他贪玩水弄污身子。现代孩子骂错可能会自杀,错误指控已后果堪虞。
片子最抵死的地方,莫过于杀人现场在一个桥趸,由智也早期在此受奇袭,到在此杀死清贵,其中一个助长杀机的原因,是在桥对岸的一幅大海报,一个母亲拥一个初生孩子,题名为「母爱」。
毋怪狼王最痛恨的作者就是冰心:什么母爱最伟大,母爱不分彼此,当年中学考冰心时,狼王就马上交白卷,自愿零蛋,因为母爱肯定有分彼此,母亲中亦有优有劣,冰心见到的绝不是事实。
智也的父亲更玩味,是典型的亚太70 后,继续要扮靓仔的大都会软骨头型白领。儿子被拘留后,竟然没有勇气去见儿子,反而清贵的父亲有点醒悟,说自己七岁的儿子竟然被个素不相识的孩子无缘无故杀死,自己的儿子都应该有问题。
跟着扩散出去的枝节包括清贵的姐姐因嫉妒而早想这弟弟消失,而智也的姨母早对她的姐姐这位高材生嫁得好而感到不顺眼。
熟悉笔者的读者会很奇怪,笔者一生对婆妈东西全无兴趣,甚至人家在我面前看此等剧集,我都想杀掉他们,但这绝对不是婆妈剧,剧的中心人物是社工调查员。
他用CSI 式手法,耐心抽丝剥茧,找出智也杀死清贵的原因,并勉励智也的母亲,不能只用软去处理这事,包括写些无建设性的道歉信给受害家庭,反过来是带杀人的儿子勇敢面对过去所犯,继续向未来走去,但一生仍要背负这罪。
具深层政经意义
看到此处,一众应声虫切勿拿「正能量」三个字出来,她(社工)带出来的是正方向、正攻略,而绝对不是正能量。「能量」这方面,两家人在事件后都多了许多,但错用在哀悼、追忆、仇恨、歉疚。
全篇的精神是指出谁人都不完美,无论怎样当父母,这种事都可能发生在你我之间,而正攻式面对及承认自己的不足,才是出路所在。
很多父母没有想过,只要你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儿女总有天会原谅你,智也家在发生事后,夫妇间的价值观才开始真正互认,清贵家各成员亦开始提高关心质量,这故事后面更深的政经意义是:亚洲社会,虚假地以家庭为中心起点说法,已被城市化破坏殆尽,美国的「累积」离婚率在75%以上,亚洲在25% ,大中华区(算台北香港在内)上升速度最高是北京。
好像《海容》一剧的双亲全家庭买少见少,愈是要摆出幸福家庭姿态的个人、地区、社会、甚至家庭,愈没有办法解拆家庭间互不理解、乏关怀,甚至憎恨、报复等行为。不和尖锐化更见于高净值家庭,内争以致蒸发财富,甚至摧毁资产、智慧、产业等。
近期如娱乐唱片到恒香饼家都不单止资产蒸发,而是文化摧毁。面对未来,地球可能再现母系社会、超单亲结构、反学校潮、育儿公社等。
现代化的贵族教育未必不是出路,昨天的日本因家庭问题导致国民竞争力下降,是今天的香港问题,明天的中国大陆问题。最后「海容」这两字我没有猜错,是汉字在日文的巧用—海量的宽容。
本文来源:信报财经新闻,联系电邮:[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