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工业(040)副主席吴崇安于2014年4月堕楼或有说跳楼身亡,疑患抑郁症引起,笔者并无内幕消息亦无其他说法,却令笔者记忆起一件「伤逝」之事。
笔者早年与金山中人稔熟,每有新产品,如充电电池必予我试用,笔者是影音发烧友,充电电池以至遥控器,亦是喜爱商品,至后来的电动车,都有试过。
笔者行商之道,首重冷静,读者见笔者文字或真人现场秀,皆冷静非常,有人甚至怀疑笔者是否从未热情冲动过。以下居然是一个热情冲动的故事。
大音稀客
话说笔者有位老朋友Page许,伦敦大学理学博士,论文是卫星天线,毕业后曾任职军情五/六处,由于天线/数码模拟转换/减嘈是同源工程,军转民用下,最大的用途当然是音响系统。Page身高1.85米,带有强烈英式披头四影子,束长发,不修边幅,外观不靖,可能是他商海浮沉的其中一个原因,中间以A Square牌子做出不少惊人但没有量产的高端音响附件出来,包括电流转周器、被动式数码减嘈器、被动电源减嘈器,后来再由附件升级,造出功放及扬声器,质量虽佳,但由于其音乐口味独特,未必符合主流发烧友期望,叫好不叫座。
笔者与他交往多年,知道其产品为良品,口味调校后仍可卖个满堂红,因其质素可与欧美名品牌媲美,但由于缺乏足够投资,产品须逐件人手制造,外观粗劣兼难以量产。有一天忍不住,主动约见金山中人,推荐许博士与他们合作,笔者鲜有此等热情,对方介绍吴崇安接头;金山是香港少数熟悉影音行业的上市公司,除收购名牌扬声器KEF外,亦有协助Monster造接线。
笔者向吴道出一个影音界的大缺失,影音商贸是一个卖箱子的游戏,由两声道发展到多声道,有什么好处?第一当然是多卖几只扬声器,由2只进化到卖5/7/9/11只不等,再加个重低音,不亦多乎?再要多卖箱子下去,最好多卖几个数码模拟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 DAC),一个优质的两声道DAC,可以卖数万至数十万,若果11.1声道,岂不是要用6个DAC(中声道加低音算一对,其他声道算5对,共6个)?
这种想法当然是针对中国大陆市场,但这种两声道DAC无限倍的想法,为什么不能成功呢?因为市面上没有一个环绕处理器,可以每两声道拆成一个数码输出端,即假设是5.1声道,由拆成3个输出(中声道与超低合成一个),7.1声道成4个,9.1声道成5个,11.1声道成6个,没有这个中转箱子,当然就玩不成,但技术上一点难度都没有。
笔者看商机,从来超准,但吴却大力反扑,认为市面有此种商品存在,笔者并非行业中人,但绝对是环绕声器材百科全书,一般大家初次见面,笔者从不强辩,但在现存产品有无这问题上,岂能相让?结果这场主动推荐,无疾而终。合作不成有千百种原因,当然不能怪吴。
Page由于无法量产,又怕对手抄袭,继续出招将产品各种内笼封死,令对手购入后亦无法拆解,以至进行反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抄袭,继续以其良品作小打小闹。
反壮大致反传承
直至去年,许急病过身,友好伤痛之余,马上将许遗下产品,再连同其受雇的工程人员,进行传承解拆,但由于许太过聪明,封得太死,完全无法重组,于是人去品空。
欧美对老发烧创办人,一般都礼遇有加,如Jim Fosgate、Bob Carver,尽量令其产品不致失传,而老发明家亦将收关门弟子,以图一老一少,将过去光环与现代需求双配合,为此等科技艺术商品作传承,如影音器材设计,中国人当高端影音产品的买家多,当发明家的少,全世界的发烧产品制造商都知道,就算强国人未崛起时,海外华人已经是最大市场,华人既然能吞吐这么大量的器材,却无法留传一个华人的产品,简直是双重商业的伤逝!
反而最近步步高的副牌OPPO,竟窜红成蓝光驱新贵,此下定一尊,证明中国人可以在影音界领风骚,其转盘除唱蓝光外,更可作8声道的模拟输出,兼左右两声道有(更高级的)平衡输出,这设备跟笔者当年的发烧梦,又走近一步,希望将来的机种,有四粒或更多的数码输出,就可以顺带多卖名贵箱子如DAC,甚至前级,祝愿这新时代产品,早现江湖!
本文来源:信报财经新闻,联系电邮:[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