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寒意频频袭来。
最新的报道称,2014年一季度,几乎中国所有省市自治区都未能达到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
黑龙江,一季度GDP增速为4.1%。该省预先设定的全年8.5%的经济增速是8.5%。可以想象,要完成年度增长目标,难度有多么大。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说,经济形势总体符合宏观调控和发展预期,但当前经济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和压力,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困难不容低估。
回顾2008年以来的这些年,经济年年难过,但依然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自然与上一届政府的刺激政策有关。
但本届政府,已经明确不搞全面的经济刺激,也明确不再大规模投放货币,而是想以局部刹车和局部刺激以及盘活存量货币的手段,让经济持续前行。这种运行宏观经济的手法,显然更高明,但难度很大。
打个比方,以前的运行宏观经济的方式是,在下行的时候,来一剂猛药,很快见效,但后遗症严重。现在是想对症下药,但药效慢,甚至可能短时间内不见效。短时间内不见效,其结果就是经济增速下滑。
吃惯了猛药的中国经济,在一季度出现大面积的寒意。
当此之时,让中国人“魂牵梦绕”的房价,随着经济增幅放缓,也滞涨了,甚至下调了。
上一次房价出现这个情况,是2008年底和2009年初。当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急速放缓。通过这两次对比,可以看出,经济增速与房价具有相关性。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房价失去上涨动力增加下降几率。
那么2009年房价为什么很快有反弹了呢?当然与4万亿刺激的猛药有关。否则,房价不会那么猛烈地掀起新一轮上涨。4万亿从印钞机上流淌出来的钱,相当一部分,“兑换”成了房产——地产像巨大的海绵,把一部分资金吸走了。
这一次,故事重演,经济放缓与房价疲软并肩而至。
于是问题来了,这一次的房价,会像2009年那样,也是假摔吗?
制约房价的因素很多很多,但如果单纯从宏观经济上考虑,如果没有没有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和货币投放,房价恐怕不可能重演反弹了。
但真的不再搞刺激了吗?恐怕不会,刺激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或更加技巧而已。
当下的中国,已经分成了两类人:有资产者,和无资产者。如果经济持续下行,最先感到寒意的是“有资产者”——资产缩水。“无资产者”,除了增加了能够购买到房产的幻觉之外,对经济下行可能无感,但实际上也难以逃脱经济下行带来的生存压力。如果出台经济刺激计划而推动经济上行,“有资产者”将会继续资产膨胀,而“无资产者”则感觉自己的钱被泡沫稀释。
经济刺激,更容易让富人分享红利,穷人不仅很难直接分享到,甚至感觉自己在被剥夺。
可是,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穷人经济学,还是富人经济学呢?宏观经济政策,尽管每一次经济刺激都是有“保民生”的初衷,但往往本质上是在保护既得利益者的资产不缩水。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既可以在口号上“照顾”穷人,又能在实际上“照顾”富人,所以,为什么不刺激呢?
————————————
我的微信公众账号:a11096988
经济放缓与房价下跌并肩而至?
评论
编辑推荐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