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急贬是央行刻意所为 恐伤及经济


  近期人民币意外急贬,离岸人民币汇率创两年半最大单周跌幅,达0.83%,不过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跌幅只有0.40%,不到离岸人民币汇率跌幅的一半,而人民币中间价周跌幅仅为0.20%。应该说人民币急贬只是离岸市场,离岸市场规模很小,每天的平均交易量不足在岸市场的1/4,波动自然会大一点。

上周与今年以来亚洲货币汇率

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以来涨幅最大的是印尼的RUPIAH,其次是日元,其余都是下跌的,其中韩元跌幅最大,达1.77%,台币其次,跌幅1.2%,澳元再次0.79%,印度的卢比跌幅0.57%,新加坡的新元跌幅0.24%,人民币跌幅0.46%,应该说这个跌幅还是很小的,周跌幅也没韩元高。这是离岸市场,不受中国央行的管制。

此次贬值有多个因素,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中国央行的刻意引导,每年的1、2月是热钱进入中国的最高峰,央行不得不投放大量人民币来吸收这些外汇占款,央行上周每天都让中间价贬值,让热钱摸不透央行底细,改变人们对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阻止热钱流入。另一传闻是央行准备放开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从中间价的上下1%扩展到2%,而在2012年4月从0.5%扩展到1%之际,人民币曾经大幅度单边升值,央行此次不愿意再看到那一幕发生。

另一个因素是上海自贸区,央行上海总部20日向银行发出有关沪自贸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通知,明订人民币境外借款、跨境双向资金池、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区内机构及个人跨境结算等业务细则。去年人行支持自贸区金融建设的”30条”公布后,推动自贸区内跨境业务自始落实。细则落实,银行业务纷纷开跑,工行安排自贸区内两家企业--宝钢集团下属上海宝钢浦东国际贸易公司与国药集团下属国药控股份销中心,作了两笔境外借款。渣打银行(中国)则为宝信汽车集团开展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以支持其境内外的流动资金需求。这是首笔由银行自由审核的双向资金池,双向人民币资金划转亦无限制。无须结汇,人民币双向流动,降低了结汇规模,自然就降低了人民币升值动力。

最后一个因素是富裕阶层对中国经济缺乏信心,这里所说的富裕阶层并非富豪,富豪们大多都已经移民海外,富裕阶层梦想移民,但还没有成功,他们对中国经济悲观,频繁出现的信托违约,债务违约,债主跑路,让这些人避险情绪高涨,将大量人民币换成美元。同时春节海外游也让购汇规模大增。

三者叠加,大行的外汇余额迅速下降,大行为了保证顾客能买到美元,在一级市场上大量购买美元,遂造成人民币急贬。

这里说一下中国的外汇即期汇率交易市场,2005年起中国外汇管理局推出人民币做市商制度,此前,银行间外汇市场集中授信、集中交易的实质是央行是中国外汇市场最大、也是唯一的做市商。为保持市场的正常交易,在市场短缺外币时,央行投放外币;反之,央行投放人民币。但现在引进的双边授信和双边清算方式,允许市场交易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向市场上任何交易对手进行询价、交易,也就是说,在今后的双边交易中,无论在交易环节还是结算环节上都无须央行的介入。在31家人民币外汇即期做市商中14家为外资银行,名单如下。此后还陆续加入了一批外贸企业,比如中国机电进出口总公司,中石油之类的。

这样似乎是双向交易了,但是他们的交易量最终仍要受央行授信额度的限制。央行对其美元头寸有严格的限制。

央行嫌外汇储备过多,乐见资本流出

今年1月7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撰文指出,当前中国继续积累外汇储备的边际成本已经超过边际收益,继续增加外汇储备已不合算。 从金融投资层面看,中国国际收支顺差会带来外汇储备增加。当前,中国继续积累外汇储备的边际成本已经超过边际收益,继续增加外汇储备已不合算。从全球范围看,大规模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是世界性难题。

易纲表示,2014年外管局要紧紧围绕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这个中心任务,加快推进外汇管理的改革创新,继续深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快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发挥市场在外汇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防范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冲击。

央行不欢迎热钱,对外贸企业的正常利润结汇也不是太乐意,央行和发改委希望外贸企业多余的外汇投资海外,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将于本月中下旬出台《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办法》(《办法》,业内称为新21号令),核心内容在于大幅下放对境外投资的审批权限,建立以备案制为主的境外投资管理体制。 中方投资10亿美元及以上项目,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投资额在10亿美元以下、3亿美元及以上项目,则只需要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备案;不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3亿美元以下的境外投资项目,由地方发展改革委办理备案。 10亿美元以下的项目备案就可以,无需审批。

 人民币贬值的危害

危害有几点,包括点心债遇冷,外贸企业可能亏损,加速房地产市场恶化。点心债就是人民币债券,因为数量稀少,规模很小,因此就叫点心债,以往点心债是非常受欢迎的,但人民币贬值,大家就开始远离点心债,倾向美元债。本周初估点心债规模达到50亿元。不过,亦再度有两支债券暂停发行计划,一是珠江钢管 ,另一是China Properties ,后者改发美元债券。连同先前的宝龙地产,今年以来共有三只高收益债券暂停发行计划。但与此同时,高等级的联合利华 三年期债却获得逾6倍的认购,为近来少见。经纪商指出,这反映出在境内信贷问题以及经济放缓疑虑下,一级市场条件已不在有利等级不高或是行业成长前景不明的中国企业。

中国出口企业,尤其是大企业,是乐见人民币单边走势,这样无论升值还是贬值,企业都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品获得巨额利润。深圳长城开发科技公司2013年3季度财报里就明确指出,财务费用的收益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656.22%,主要是远期结售汇到期交割、存款利息产生的收益及人民币升值美元贷款汇兑收益增加所致;财务收益让长城开发在2013年3季度的净利润暴增1182%。长城开发都做了什么呢?一个是远期结售汇,2012年1月1日开始投入了528728万元的远期结售汇交易,另一个是利率互换,2012年2月10日投入了963152万元的利率互换交易,最多的还是美元贷款人民币还款带来的汇兑收益。

大部分中国企业都是赌人民币长期升值,如果持续贬值,这些企业就赌输了。不少出口公司已经开始恐慌,因为大家的远期结汇锁定汇率在6.10以下,而现在离6.10已经非常近了,企业可能出现亏损。部分套利背景的客户损失较重,因客户都在止损CNH。 客户多进入观望,近期汇率咨询明显增多,担忧还在加重。

不过对大型外贸国企依然坚定看多人民币,因为他们可以享受到中国与海外的高额利差,结汇规模巨大,其次,他们很少玩高风险的CNH。最后他们可能已经被告知,央行刻意贬值,但央行完全有能力控制贬值幅度。不过中小企业可管不了那么多,一旦它们认定人民币远期贬值,就会改变套利模式,改以做空人民币为套利方式,那就加速人民币继续贬值。

人民币贬值对楼市的影响是间接的,只是恐慌性质,人民币贬值意味着人民币资产贬值,特别是房地产,不过这个贬值是相对于美元的,如果你无法购置美元资产,那么这个贬值就不存在。

不过能买得起房子的人,多少都能换点美元,而高端人士是有能力购买美元或欧元资产。这就会打击高端地产,尤其是一线城市。本来楼市杂音就不断,人民币贬值会加重人们的观望情绪,房价已经开始松动。

不过不要忘了,央行手握近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未完全放开,央行可以轻松操纵人民币汇率。这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并非是一些伪经济人士所说的负债,而是央行的资产,中国早已不再是强制结汇时代,结汇者愿意把美元换成人民币,这是一个双方都认可的合理的公平的价值交换。虽然央行是印钞来换美元,但是人民币有国家信用,受法律保护,是标准的有价值的货币,而非那些傻子所说的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