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义乌购十大经营户评选活动颁奖典礼现场
浙江日报记者 刘乐平
这两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市场老总聚集在义乌,共同研讨一个重要话题:互联网时代,专业市场如何借助信息化走的更远?
今时今日,一个绕不开的事实摆在义乌人面前:随着产业转移和劳动力成本增加,义乌市场价格竞争优势不再突出,而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更是对传统实体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电商巨头步步紧逼,产业转型缓缓而行,专业市场往哪里走?
省政府党组成员、省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副组长郑宇民直言,“传统的专业市场迟早会走到山穷水尽处,要活下去必须换一个境界,要坐在水的尽头处、或在山腰上,看云在天上飞。”正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郑宇民认为,义乌从前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已经开始尝试传统的专业市场的网络化发展,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是换了一重境界。
“当洪水来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堵和躲都是错的,我们应该把自己变成洪水,这样才可以适应时代,适应互联网。”
日前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峰会上,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董事长金方平向记者表示,“通过电子商务和传统商贸流通模式的深度融合,希望在未来三年,把‘义乌购’打造成千亿级电商平台,进而助推义乌市场构建一个万亿级交易规模的蛛网式大平台。”
作为线上线下融合的纽带,“义乌购”是市场大平台构建的核心。
曾经的资深的互联网高管、义乌购的总经理王建军说,“用信息化手段对实体市场进行延伸和覆盖,就好像一根丝把散落的珍珠串在一起,把各地分市场都纳入‘义乌购’平台,在全域范围为义乌市场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在这个大平台下,不论产业如何转移,我们都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整合产业要素资源,这种模式契合了专业市场发展的趋势,打开资本、信息、人才等要素的支撑空间。”金方平说。
在谈及阿里巴巴的巨大成功时,郑宇民认为,根本原因是阿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商业业态。“义乌小商品市场要转型,要把简单的租铺位转变成创业态,创造一种不同于阿里模式的电子商务新模式”。
“‘义乌购’线上线下融合的‘B2R (Business-to-Retailer,商家对零售网)’模式更符合实体市场的特点,这才是线上线下融合的本质。”王建军认为,时下流行的O2O是由互联网主导的,而“义乌购”不一样,没有实体市场就没有“义乌购”。
“R”指的是零售商。淘宝的模式是B2C、C2C,直接到终端消费者。王建军认为,小商品价格很低,可能只有几块钱,从社会经济成本来看,一个几块钱的东西,用物流快递的方式来销售,是不经济的,所以,对日用品来说仍然需要零售商这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