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OpenDay:16年的门户未来如何革新?


当互联网平台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越来越多,广告应该如何更好的展现,并让用户对广告有更好的体验,这是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在思考的问题。近期,Google公司推出了一项名为“捐助者”屏蔽广告的服务,只要用户每个月花一美元到三美元,就可浏览无广告内容,而谷歌每年五百多亿美元的营收,有80%~90%来自广告业务。Facebook也宣布将在2015 年 1 月,减少信息流内的推广帖,以后能够被用户看到的,只有与用户相关度更高、整体质量也更高的推广内容。

 

近日,国内拥有16年历史的新浪在2015新浪商业思想OpenDay中着重介绍了新浪2015年内容和产品的改革策略,其中,也将大数据、场景等概念带入到新的产品中,从过去大家认知的门户,到数字媒体平台,再到今天将产品和技术与内容融合的新浪,到底新浪下一步如何定义自己?或许从新浪商业思想OpenDay中可以看到一些趋势。

 

洞察1:整合大数据,扎根垂直领域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越大,噪音越大。尤其在现在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每个消费者通过不同的介质和终端平台都在实时产生大量的数据,而数据的噪音也因此产生,如何去粗取精,如何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却成为新的挑战。新浪又将如何在自身的平台上净化噪音?如何构建用户与品牌间的关系和信任纽带?成为新浪今天需要面对的问题。

 

据悉,依托于新浪网和微博,这两个极具用户规模的平台,挖掘平台数据,新浪正在建立垂直领域的媒体加服务的多元化发展的模式,这将捕获在细分领域的兴趣型高价值的受众,做到细分领域或者新市场的“唯一”。比如新浪财经,除了传统新闻内容之外,将充分利用大数据提供精准服务,新浪汽车,加大汽车电商类的合作,真正实现销售闭环;新浪体育实现线上线下赛事的整合,包括用户可在线上预定体育场地、在线下亲临赛事现场等;新浪娱乐逐步深入产业布局,参与热门作品投拍或联合投拍等。


      与会的牛津大学教授、《大数据时代》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小数据时代是要先界定问题在搜集数据,而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先整合数据在从中洞察问题,洞察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而基于洞察的垂直化才是门户变革的核心。

 

洞察2:场景内容化,让新闻“活”起来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不再是完全静止和计划的,人们在分散的媒体接触中,在不断吸收信息和内容,因此,高价值的资讯需要在既定场景中将内容和信息传递到人们的视线范围内,场景与内容相结合,将会带给消费者的是一种真实感,卷入感、参与感、信赖感。

 


      今天,人们不仅要看新闻,更重要的是参与到新闻中。门户的革新,就是如何增加用户的参与感,这也是新浪要着力去改变的,2015新浪商业思想OpenDay上发布的战略显示,从2015年开始,新浪新闻将让新闻“活”起来,让人们能够直接获取和参与新闻现场的动态信息,比如新浪的新闻短视频将聚焦现场,同时,还将推出新浪全球直播频道,汇聚所有的直播资源,包含时政类、财经类、体育类、时尚类,变被动直播为主动直播,结合社交媒体优势,新浪将会增加直播话题,形成与网友的精彩互动,实现“看网络直播,就来看新浪”的目标,为用户提供最鲜活的新闻解读、最鲜活的故事、最灵活的新闻呈现,而从可视化、交互、个性、简洁四个维度开展数据挖掘的工作,真正地将内容和数据整合,让更多用户参与到内容生产,更加关注内容的传播,则是新浪在16年后的顺应用户的互联网资讯习惯的果断变革。

 

洞察3:门户基因的传承与移动互联的转型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门户如何适应移动互联网变革也成为焦点,2014年11月1日,韩寒代言新浪移动的系列广告一夜之间突然出现在北上广深的公交地铁和机场的醒目位置,韩寒为捍卫“新闻尊严”挺身而出,以“新闻不是讨你喜欢”和“新闻不是审判”的态度扮演着先遣部队的角色。

 

除掉新浪微博,新浪也在加强移动端转型,新浪以“WAPAPP”的形式,手机新浪网+新闻客户端两大入口级产品,构建出除了全新的“新浪移动”,而刚刚推出的4.4.0版新浪新闻客户端,大批重量级媒体的入驻和大V评论的抓取等一系列也在显示“新浪移动”意在传承媒体价值的决心。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门户,不仅是技术为王、平台为王,而更应是用户需求为王,抓住人们移动中的新闻获取行为,通过行为来抓住移动互联网用户希望在体验过程当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的核心特征才能真正做出好的移动化产品。

 

2013年,在新浪举办的“2013新浪商业思想OpenDay”会议上,首次发布了互联网全媒体覆盖广告平台“龙渊”,以及全平台内容营销、台网联动、微博精选、数据闭环等四大营销解决方案。时隔1年,新浪也在思考“变”与“不变”的逻辑,变的是技术和用户习惯,不变的是内容需求,支撑核心则是基于大数据的洞察,这就是站在16年当口的新浪,没有喧闹的噱头,却是立足于自身基因的变革。我们期待新浪的2015年。